在這個網際網路還不是特別發達的時代,等節目播出完一段時間後,熱度就慢慢降掉了。
來找蘇淼的媒體記者也越來越少,有些叫著要來蘇淼這裡做慈善的企業,也都沒有了動靜。
蘇淼對這樣的發展也絲毫不意外,她這段時間正在找有沒有可以賺錢的門路。
否則就按她們家這個條件,能不能供她上大學都難說。
但是在這樣偏僻落後的大山里,能有什麼生財之道呢?
就在蘇淼像往常一樣修理菜園時,突然發現菜園裡的木頭下,冒出了好幾簇香菇模樣的菌類。
但跟香菇不同的是,它傘蓋上有許多白色裂紋,聞起來香氣也更充足。
蘇淼在上一個世界知道這種菌類,是香菇的一種高級品種,叫做花菇,價格是普通的香菇幾倍高。
而這種花菇對生長環境要求也很高,需要溫差大,溫度和濕度都恰恰好的環境,而蘇淼所在的大山,剛好符合這種溫度環境。
蘇淼心中一喜,如果能批量種植這種花菇去賣,也能賺不少錢。
而且他們家自己就有兩塊地,她只用花錢做大棚和買菌種就好。
蘇淼有些不確定這個世界這個花菇的價值 ,於是她特意蹭了村長家的車,去了山下的城鎮一趟。
她在城裡繞了好幾圈,終於找到收這種菌類的批發商家。
她問了一下老闆,「你這邊收花菇嗎,多少錢一斤?」
老闆是個瘦高個的中年人,見蘇淼一個年紀不大的孩子來問價,以為是來搗亂的,語氣也不是很好,「看品質啊,我們這隻收新鮮的,三十塊一斤。」
蘇淼剛才已經在別家知道了,花菇的市場價,新鮮的都是三十多塊錢一斤,老闆給這個價,也不算太坑。
這種商家都是收了新鮮的花菇,去做成乾貨,乾花菇倒手一賣,賣到別的城市能賣七八十塊一斤。
不過烘乾也是需要技術和成本的,蘇淼想了想還是種植新鮮的比較好。
知道了價格和市場之後,蘇淼就開始動工了,她先跟奶奶說了一下,自己要用後院那片菜地養香菇。
奶奶以為就是小孩子家家隨便種一點東西,就答應了。
蘇淼買了本花菇種植技術的書,就開始學習怎麼搭建種植棚。
後院的菜地不大,一共一畝多地,蘇淼看了一下書里的介紹,說是花菇的畝產量,好的可以達到一千公斤以上。
一公斤能賣六十塊錢,一千公斤,就是六萬。
花菇的生長周期,採摘周期一般都是三個月左右,一年可以收三四季,那就是一年就最少能賺二十萬左右。
蘇淼一邊打著算盤,一邊心裡火熱,她家總共有十幾畝地呢,有些地時間長不種,都荒廢了。
現在家裡的這些地如果都種植上花菇,那不是賺的花都花不完?
蘇淼激動的同時,也沒忘記花菇培育還是比較艱難的,她現在先用後院的這一畝地試試水。
第41章 被變形節目毀掉的炮灰(13)
決定好之後,蘇淼開始找村里一個建房子的工人,幫她搭建種植大棚。
工人跟她合計了一下,搭這一畝地的大棚差不多要花一千多塊。
工人聽蘇淼一個小孩說要搭什麼大棚種香菇,都覺得她是在亂花錢。
但蘇淼奶奶都沒說什麼,他們也就不多說了。
上次節目組走之前給蘇淼有差不多五千塊錢,蘇淼算了算,勉強可以夠成本。
大棚都是簡單的砌牆和木架子搭成的,搭好之後,再覆蓋上塑料薄膜。
這兩個工人幹活也麻利,沒有因為蘇淼是個小孩就糊弄她,不到十天,整個大棚就基本完工了。
蘇淼家後院突然出現一座怪模怪樣的大棚,這也吸引了同村其他人的注意。
大家都覺得蘇淼這是在亂搞,雖然蘇淼上了個什麼節目,但不是也沒飛上枝頭變鳳凰嗎?
第一個來問候的人,就是原主的大伯母。
原主的大伯一家跟原主並不親近,原主大伯性格好吃懶做,不去外地打工,就時不時在城鎮找個閒活乾乾。
大伯母則是最愛斤斤計較,當初原主奶奶摔斷了腿,大伯一家跑的比誰都快,那麼多年沒有贍養過原主奶奶一天。
原主她爸在外地打工,幾年不回來一次,所以照顧奶奶的重任一直是落在原主身上。
大伯一家他們就看著原主一個小姑娘整天照顧奶奶,也從不出手幫助。
「哎呀,聽說你們後院菜地改成大棚了?是想幹啥啊?」
大伯母一進門就吆喝道。
因為她平時也沒少偷偷去蘇淼家後院菜地摘菜,這菜地一剷平,她肯定坐不住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