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信是楊氏托周允德寫的,內容還是周巧慧的婚事。自從周巧珍的事情後,楊氏就不敢再女兒的婚事上擅作主張了,一切都聽從周允德和周稚寧的話。所以自接到上次周稚寧寄回家的信件後,楊氏就按照信件里的方法一板一眼地替周巧慧挑選。看哪戶人家是既對自家人好,又對旁人好的。
雖然這辦法耗時耗力了些,但幾個月下來,還真叫楊氏挑到了一個不錯的。
那人姓蔣,單名一個言字。相貌生的清秀,人也是好得出奇。說話都輕聲細語的,還會教周巧慧認字。周巧慧與他見了幾面,又加上信任周稚寧,顯然很滿意這門婚事。
更重要的是,雖然蔣言他父親死得早,就剩一個寡母又當爹,又當媽地把蔣言拉扯長大。但他家世代書香,祖上還出過太子太傅。哪怕因為蔣父的去世才家道中落,但家底也頗為豐厚,再加上蔣言又憑藉自己的努力成了秀才,未來未必沒有振興家業的希望。
這樣一戶好人家,前來說媒的人幾乎要踏破門檻,照理說這裡面其實沒有周巧慧的事兒,畢竟家底不豐,家中又只有周允德這麼個大齡秀才。楊氏本都要放棄了,可就在這節骨眼兒上,周稚寧得中解元的消息傳回了鄉,情形一下子就不一樣了。解元可比秀才值錢得多,更何況周稚寧還那麼年輕,是肉眼可見的少年俊才。
所以這麼一來二去的,蔣家就想著直接上門提親,先把日子定下來再說。家裡人沒有不願意的,只有楊氏心裡還有周巧珍的陰影,說什麼都要給周稚寧寫封家書問問意見。
周稚寧捧著信,輕輕嘆了口氣。
他們全家人,哪個不希望三個姐姐都嫁個好人家?不說穿金戴銀,僕人成群,但起碼衣食無憂,相公是個知冷知熱的好人。所以挑選夫婿都要慎重慎重再慎重,最好是她去親眼瞧一瞧才好。
但現在她遠在千里之外,怕是一年半載都回不了西河村。古代女子的妙齡又如同流水,一眨眼便消逝了,總不能讓周巧慧等她回家了再嫁人吧?可是若是就這麼輕易地許出去,周稚寧又不放心,畢竟是自己親姐姐。
因此思來想去,墨都研了一大灘了,周稚寧才提筆寫了封回信,希望周巧慧再等一等,不要一時喜歡就決定嫁給這個蔣言,可以再往更大的地方瞧一瞧。若是周巧慧實在喜歡他,也不是不能嫁,但蔣家給的彩禮一定要讓她親自來管。無論是銀錢,還是田契鋪子,都需一應攥在手裡。
然後,周稚寧就想了些可以保障周巧慧婚姻安全的法子,全部寫在了家書之中。這回寫完之後,家書的厚度居然還上次還誇張,捏在手裡簡直可以做一個小枕頭。
為了不讓周巧慧多等,將將把墨吹乾,周稚寧就跑到樓下請掌柜的寄了信。看著信客將寫有她名字的信封裝在信車裡,搖搖晃晃的離開,周稚寧眺望的眼神中又帶了一點擔憂。
與此同時,皇宮內。
趙淮徽在小黃門的引領下,走過了十二道漢白玉橋,進了養心殿。
當今聖上不喜奢侈,所以養心殿的裝飾也並不華麗。與尋常人家相比,只是屋內多了一些陳設和暖爐,其餘的都無甚差別。
「臣趙淮徽,見過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梨花木桌後面,一個體型微胖,笑意盈盈的中年男人虛扶了趙淮徽一把。
「趙卿難得進宮一趟,就不要搞謝恩那套假把式了。」皇帝顯然不拘小節,「朕且問你,你替朕尋找天子門生的事情辦的如何了?」
「臣已物色了幾個人選,請陛下過目。」
趙淮徽從袖子里掏出一捲紙,由皇帝身邊的大太監呈交給皇帝。
皇帝接過,認真的從頭看到尾,只是在看到名單上最後一個人的時候,他眉頭一皺:「平江笑笑生?」他略微思索了一下,繼而忍不住撇撇嘴,「朕知道這個人。近來有臣子上書,說這個平江笑笑生的文章欺辱朝廷,藐視天威,是為反臣,理應將人抓出來嚴加處置。你倒是與眾不同,居然想把她搜羅來當朕的門生?」
趙淮徽攏袖道:「陛下,看一個人是不是反臣,不能看她說了什麼,而是要看她做了什麼。」
「朕看到了,看到她寫了不少文章罵朕還有朕的臣子。」皇帝將名單往桌上一扔,很是疑惑,「你怎麼偏偏就選上她了呢?」
趙淮徽抿了抿唇,道:「臣能從她的文章里看出來,她是個心有天下的人。」
「你們文人都覺得文如其人,可朕偏偏覺得文未必如其人。」皇帝搖搖頭,「朕不同意讓她當朕的門生。」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