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荒年空間裝滿糧,渣爹一家悔斷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唐甜沉默了許久,以至於廖掌柜都懷疑這小丫頭是不是凍暈頭了。

這時候,唐甜抬頭,正色望向他,許諾道,「廖伯伯,謝謝你為我們家如此費心,這份情義,我唐甜記下來。若是有朝一日,你有危難之事,我必定竭盡全力,護你周全。」

廖掌柜聽得楞了,想客套兩句,但小丫頭眼裡的光又讓本能覺得這承諾很重要。

他想了想,鄭重點頭。

「好,唐姑娘,我記下了。」

李秋霜從灶間拿著灌滿熱水的水袋出來,廖掌柜簡單說幾句話,就帶著車夫回縣城了。

唐甜扯著娘親,又招呼兩個哥哥進屋,然後一揮手,馬車上的東西就都出現在了大炕上。

「娘,我把家裡的豆芽方子賣給廖掌柜的東家了。他的東家給了三百兩,這些糧食用物用了一百多兩,我把其餘一百多兩放起來了。你和哥哥挑選一下,看看什麼放在爬犁上,剩下的,我再藏起來。」

「三百兩銀子!」李秋霜驚訝壞了,末了又抱怨,「你這丫頭真是膽子太大了,什麼都敢做主。還有,三百兩是不是太多了?廖掌柜是好人,咱們可不能占人家便宜。」

唐甜趕緊應道,「娘,我算過了,京都地方大,人也多,賣兩個月豆芽就差不多賺回三百兩了。廖掌柜絕對不虧!再說,以後咱們去了塞北,那邊的皮毛和山貨很好,有機會也可以買一些送回來做謝禮。」

果然,李秋霜聽的清楚,臉色也好多了。

她嫁進唐家就沒被善待過,免不得性情也變得自卑,有人但凡對她好一點兒,她就忍不住惶恐,恨不得感激的千百倍回報……

母子幾個放開手腳,把得用的羊皮襖和棉大氅挑出來,雖然廖掌柜買的已經是舊貨了,但穿出去,在一群遷徙塞北的窮苦百姓里,想必也扎眼極了。

所以,李秋霜立刻動了針線,在棉大氅上添了一些補丁,然後又狠心的連同羊皮襖一起,在炕灰里滾了幾下,再摔打一通就都變得灰突突了。

唐甜更是忙碌,連夜把粗面和細面各分出一半,發麵蒸成饅頭。就是疙瘩湯都加上碎白菜、木耳和乾菜一類,熬煮了足足兩大桶。

趁著李秋霜不注意,她又把精米蒸了五六鍋,待得不燙手的時候,中間包上鹹菜,做成了簡易飯糰。有需要的時候,只要拿出來,三兩口就能吃掉,方便又頂餓……

這一晚,全家人又是忙到幾乎天亮才累的昏睡過去……

話說兩頭兒,京都那邊,貴公子的大師兄也是雷厲風行,拿了梅雪紙回家,當即就鋪開筆墨寫起了奏摺。

第二日一早上朝時候,龍椅上坐著的皇帝就聽到了臣子的建議。

連年災害,塞外的外族為求活命,幾乎是持續不斷的進犯。

這一次戰事起來,定然要做好長期抗爭的準備。

第60章 自願北遷,唐家除外!

只是把軍戶遷徙過去,固然解決了軍中的吃喝拉撒等雜事,但軍中將領長期同妻兒分別,也實在違背人倫。

比如昭勇將軍唐大勇,剛剛迎娶烏蘭公主不到兩月,家中老母先前更是誤會兒子戰死,差點兒哭瞎了眼睛,如今又要同兒子分別,實在是讓人於心不忍。

所以,好心的臣子請求皇上准許將領家眷跟隨到塞北定居。最重要的是,旁人不願就罷了,但一定不能分開唐家人!

當今皇上推行仁政,自認是個明君。

若是其餘之事,他還會遲疑一二,但只是普通將領帶家眷定居塞北,為戍邊做貢獻,這等利國利民的好事,根本不需要攔著啊。

於是,皇上金口玉言,指定唐大勇的家眷搬遷到塞外。其餘兵將也要以唐大勇為榜樣,忠誠無畏,戍守塞北!

而唐大勇沒資格上朝,這會兒人還不知道此事呢。

忠勇親王已經帶了一萬兵將先行趕赴塞北了,他領命帶領第二批兵將明日出發。

營地那邊剛剛安排完成,他就抓緊回家同家人道別,也同公主好好溫存一下。

唐老太生怕兒子出征,家裡有公主做主,她要繼續憋憋屈屈過日子。

於是,她拉著兒子的手,一直抹眼淚,話里話外的爭取權利。

「兒啊,你這一走又不知道要多久。公主年紀輕,又是外族,不懂咱們大齊的行事規矩。家裡以後可如何是好啊?」

偏偏唐大勇太自傲,從不把後宅之事放到心裡,畢竟之前李秋霜對老娘恭順之極,從來不曾有任何矛盾。

他如今也想不到,老娘這麼說是為了同兒媳爭權奪利。

所以,他隨口應了一句,「娘說的對,公主對大齊的規矩確實知道的不多。等我到塞北之後,請王爺送家信的時候多說一句,求王妃安排一個老嬤嬤過來教導公主。」

唐老太被傻兒子氣的乾瞪眼,索性開門見山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