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是宗祠,不過是個小小的兩間草房,供奉著唐家堡各家的長輩先人,除了年節時候簡單祭祀,也就是如今這般要在族譜上添人名或者劃掉人名才會開門。
按照規矩,唐三奶奶輩分高,卻是女子之身,擔不起族長這樣的職責。
但這些年活命艱難,族人們也敬重唐三奶奶,就這麼與眾不同的堅持下來了。
唐三奶奶弓著背,親手把唐甜準備的貢品,一樣樣擺好,然後點了三根香,恭敬跪倒,開始念叨。
唐家族人陪著跪在門外雪地里,就是李二爺爺也帶著兒孫們低頭陪站在一邊。
李秋霜帶著三個孩子被讓在最靠近門口的位置,也把唐三奶奶的話聽得清清楚楚。
「祖先們莫怪,突然開祠堂驚擾各位安寧,實在是不肖子孫行事張狂,心思惡毒,不配為唐家族人。
「十幾年前,唐大勇一家到此落腳兒,連宗上了族譜,原本是好事。但唐大勇攀附富貴,拋棄髮妻,欺辱親子。唐白氏行事惡毒,為母不慈。整個一家子都爛透根了,為唐家聲名抹黑。
「如今唐大勇一家搬遷進京,不思提攜族人,反而蔑視欺壓,惹族人心寒。今日,老婦特開宗祠,同祖先們通稟,把唐大勇一家除族去族籍。若是以後他們再如此仗勢欺壓族人,老婦定然去府衙撤掉戶籍。
「求祖先們諒解今日叨擾,也請飽食貢品,保佑唐氏子孫平安康健,無災無病,人丁興旺!」
唐甜嘴角忍不住翹起,暗暗給唐三奶奶豎起大拇指。
老太太威武!
這頓狀告的真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別說祖先會原諒,怕是脾氣爆的,都要夜裡去找唐大勇算帳了。
其餘族人也覺得解氣,跟著唐三奶奶磕頭,嘴裡偷偷念念念叨叨,顯然也沒少罵唐大勇一家不是人。
原本唐大勇發跡,做了將軍,他們作為同族,多少都盼著能跟著沾光兒。即便李秋霜母子幾個被苛待的太過分,他們同情,但人性自私,鞭子沒有抽到自己身上,總不會一樣覺得疼。
可如今唐大勇一家搬去京都,完全沒有提攜族人的意思,反倒是李秋霜母子帶著全村發豆芽賣豆芽,在這樣的荒年,給了大伙兒活命的希望。
他們的心,自然而然就知道偏向哪邊了。
於是,宗祠的門開了小半個時辰,祖先們是不是吃飽了貢品,沒人知道,但肯定是塞了一耳朵的壞話兒……
待得香爐里的香火只剩了香灰,宗祠的大門重新關閉,李秋霜也端了涼透的貢品出來。
村人們抄著袖子,說著閒話兒,但眼神都忍不住往棗饅頭上瞄了又瞄。
唐甜瞧著鐵牛躲在二爺爺身後,就笑嘻嘻喊了他過來,然後問向李秋霜。
「娘,不是說祖先享用過的貢品,能保佑我們這些小孩子不生病嗎?我能不能分給鐵牛哥哥一半饅頭啊?」
「當然能了!」李秋霜也不是吝嗇的性子,貢品端過來就沒打算再端回去。
她趕緊說道,「家裡那邊還要記帳收豆芽呢,你幫您把貢品都分了吧。」
「好,娘!」唐甜兒立刻答應了,「饅頭和麵餅分給村裡的哥哥姐姐,燉菜給三奶奶和二爺爺他們熱一熱再吃。」
眾人聽得都笑了,打心眼裡喜歡唐甜。
說起來,四年災荒村里只出生了三個孩子,但娘親餓的沒奶水,更沒有細糧救命,孩子們陸續都夭折了。
算起來,唐甜就是村里最小的一個了。
她不但不貪嘴,還主動要把饅頭分給比她大的孩子們,實在是太善良大方了。甚至,她還沒忘了孝順長輩,更是行事面面俱到。
唐三奶奶摸摸小丫頭的腦袋,欣慰的誇讚。
「咱們糖寶兒真是個好孩子,等村里這些小子丫頭長大,也一定好好護著你這個小妹妹。」
李二爺爺也是說道,「是啊,咱們日子是窮了點兒,但孩子們都沒長歪,這就有盼頭兒!」
又說了幾句閒話兒,眾人匆忙分了貢品就跟著回到了唐家。
照舊是擺桌子,稱豆芽、分糙米、記帳按手印,陸續把各個隊伍都打發走,才算安靜下來。
唐三奶奶說話算數,坐上了進城的板車,打算去縣衙一趟。
李二爺爺怕唐三奶奶被怠慢,也跟著一起。
唐甜藉口幫家裡採買,也湊到了唐三奶奶身邊坐了。
第44章 福禍自擔,再無干係!
這幾日又下了一場雪,雖然不大,但土路本來就不好走,這般拖著車就更艱難了。
幸好,李金和李銅吃了幾頓飽飯,力氣大很多,也走的熟悉了,很容易避開路上一些坑窪之處。<="<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