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大嫂子家的男人唐康和唐川是同輩兒,她在李秋霜面前算是侄媳婦兒,這會兒眼見話頭兒算不得高興,就趕緊安慰。
「嬸子說得對,姑娘家也就在娘家享福,以後去了婆家可就不自由了,如今就是要多寵一些。再說,糖寶兒那孩子實在太招人疼了,長的還沒豆杵子高呢,就整日上山砍柴,實在太能幹了。」
五嬸子接話兒,也是滿滿的羨慕。
「是啊,這丫頭隔三差五就能找到好東西,惹得村里人都恨不得跟後邊撿點兒便宜,又拉不下臉,只能晚上睡覺時候翻來覆去烙餅。」
康大嫂子和李秋霜都是聽得笑起來,笑完又忍不住更心酸。
這年頭太荒了,為了活命,誰家不是挖空心思要把肚子填飽呢。
記得以前年頭好的時候,漫山遍野的山貨,只要不懶就能次次背滿筐。
可惜……
李秋霜抽空去灶間煮了半瓢栗子,拉著五嬸子和康大嫂子一起吃,兩人推辭不過就用衣襟兜著,歡歡喜回家去了。
不必說,這是捨不得自己吃,帶回去哄孩子……
李秋霜也不例外,剩下的一碗栗子被她剝乾淨外殼,同樣留起來,等著兒女回來吃。
唐甜帶著傻哥哥照舊是一日兩捆乾柴,早中晚又要三次下窖給豆芽澆水,空閒時候還要給大哥熬藥,下灶間做飯,真是忙的團團轉。
但她再忙再累,也從來不讓母親插手。
進山砍柴,可以偷偷攢東西往空間存放。
下窖給豆芽澆水,關係著家裡的生財大計。
給大哥熬藥要用到空間泉水,最好也是她親力親為。
做飯更是大事,若是換成節儉的娘親動手,熬的糙米粥能照出人影兒!
前後兩世,若說在活命之外,什麼事能讓唐甜更在意,那就是一個字,吃!
但凡力所能及,她一定要吃飽,吃好!
只有肚子是滿的,她才有心思做其餘事。
所以,之前就罷了,這趟進城採買回來,她就慢慢放開了手腳,開始試探著從空間往外偷渡物資。
比如糙米粥里放上切碎的木耳,甩個雞蛋花兒!
比如熬雞湯時候,加一點兒空間裡存儲的高產土豆、胡蘿蔔,切的細碎,瞧著顏色好,飽肚子,又看不出具體是什麼。
唐海這個傻小子,每次都吃的唏哩呼嚕,根本不管吃的是什麼。
至於唐川當然早就發現了,但母親不說,他也當做不知道。
就這麼,一頓又一頓飯吃下來,一家四口的臉色顯見就好多了,褪去了面黃肌瘦,凹陷的臉頰也有了一點肉!
這日,李秋霜終於張羅好了一家人的襖褲,就開始跟著孩子們上山去砍柴。
母子三人一日砍了四大捆,著實不少,但相對於村里家家的大柴垛,還是慢了很多。
想起冬日嚴寒,生豆芽需要暖房子,柴火必不可少,唐甜就提議同村里人買一些。
李秋霜也有這個打算,於是李二爺爺轉悠到門前的時候,就被攔了下來。
「二叔,家裡實在缺柴火,我手裡又有點兒閒錢,若是您老人家不忙,能不能幫我們同村里鄉親說說。我家願意用一文錢兩捆柴,或者十捆柴一斤糙米,攢一朵柴火。看看誰有空閒能接這個活計?」
李秋霜話音兒沒落地,就有很多人高聲喊著沖了過來。
「我,我願意,這活計給我!」
「還有我,不要銀錢,給糙米就行!」
李二爺爺趕緊開口呵斥眾人,嚷道,「喊什麼,有話慢點兒說!川哥兒他娘就在這裡,還能跑了啊!」
眾人瞧瞧李秋霜,還有站在後邊的小丫頭,都是神色訕訕,嘿嘿笑著往後退了幾步。
李二爺這才滿意了,替大伙兒問道,「川哥兒他娘啊,你打算要多少柴火?」
李秋霜剛要應聲,唐甜已經搶答了。
「二爺爺,要五百捆柴火!」
五百?!
眾人有些驚訝,平常人家過冬也就需要二百捆左右,唐家就母子四個居然需要雙倍還多……
這也出乎李秋霜的意料啊,她皺眉看向閨女,小丫頭卻拼命同她眨眼睛,顯見是有別的考量。
李秋霜想起閨女的神奇本事,狠狠心,跟著點了頭。
「是啊,二爺爺,我們家要五百捆柴。孩子小,我不想他們再進山,勞煩村里鄉親一次多給張羅一些吧。」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