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方家也明白,縣令大人這是因為老娘的關係,給方家臉上添彩呢。
這兩日,陳家人的所有飲食都是方圓兒一手打理。
陳家老少吃的是人人滿意,賞花遊玩也是歡喜。
就是那位二夫人,也很是端莊得體,請了趙金蓮過去說話,也不曾為難一句。
好似當初要把方圓兒招到府里做醫女奴婢,當真是她一時失言。
方家小心防備這這位二夫人,倒也不必草木皆兵。
井水不犯河水是最好的辦法。
兩日後,陳大人帶了家裡老少回城去。
莊園裡也就徹底被賞花人擠的爆滿了。
有些人不想留宿,也是花不起這份銀錢。
但依舊想要在近處,賞梨花,嗅花香。
方家有心放這樣的客人進來,又怕人滿為患,糟蹋了山上的梨花。
到底還是方圓兒想了個主意,但凡上山賞花的客人,一人十文錢的進門費。
若是不想交費,就一人發一個巴掌大的油紙袋子。
撿拾樹下的梨花瓣,滿了一袋子,也可以抵得過進門費了。
當然,不能故意搖晃梨樹,不能毀壞一枝半葉,否則還要罰銀子。
這般,兜里寒酸的客人們賞了花,方家也得了梨花,放進紗布袋子裡風乾。
過一陣釀酒或者琢磨一些點心,香膏之類,都省了力氣再去收集。
賞花,拾花都是風雅之事,很多客人即便付得起十文錢,也願意要個袋子撿花瓣…
一晃兒就是半個月,滿山的梨花有的落了,有的又剛剛綻開花苞。
山腳下的背靜之地,有養蜂人立了一百多蜂箱。
勤勞的小蜜蜂們,每日都能採回幾十斤梨花蜜。
更為梨花間不斷授粉,保證了秋日掛果。
方家也不是嗜錢如命,只收了房費就足夠回本了。
於是,但凡入住了前八個院子的客人,離開時候,都會得到一小罐梨花蜜。
罐子不過巴掌大小,但人人卻都是歡喜接下。
出來賞花,這也算給家裡人帶個禮物了…
方家老少先前因為預算的進項太多歡喜,這會兒就因為忙碌有多疲憊。
十五個小廝根本不夠用,臨時又從村里找了十幾個小媳婦兒,負責各個院子的打掃整理。
每人每日有二十文的工錢,三頓飯。
最重要的是,有出手闊綽的貴人,還會給打賞。
這也讓所有人都是雀躍不已,做事很是積極勤快。
眨眼就是五月末了,花期最盛的時候。
趕來賞花的人也到了最多的時候,莊園裡住不下,或者住不起。
有些人就另想他法,住到了村里。
家裡地方寬綽的,讓出一間房,一晚上賺個二三十文。
若是再供給兩頓飯,還有幾十文。
一日也能對付個百八十文,讓村里各家都是喜出望外。
有聰明的,甚至已經盤算要加蓋兩間廂房了。
以後靠著大西山,靠著滿山梨花,年年都會有如此的盛會啊。
就在這樣的忙碌中,村里村外的糧種都種了下去。
方家的花生地,村里人搭把手,也種完了。
但是輪到種西瓜的時候,卻是方家眾人親手完成的。
方圓兒在自己院子裡扣了小棚子,假做育秧。
其實,西瓜秧都是在空間裡養大的,每棵足有六七寸高,才被挪了出來。
為了保證養分充足,地壟上,一尺長才挖一個坑,埋下一棵西瓜秧,仔細培土,澆水。
第八十七章 師傅駕到
方老漢帶了三個兒子,閨女總指揮,辛苦兩日,才種下一千多棵西瓜,正好湊了二畝地。
來往賞花人看在眼裡,才知道方家不是說說,當真種了西瓜。
有些人記在心裡,就打算夏日時候來走走。
萬一西瓜真的種成了,肯定又是另一場熱鬧了。
方老大顧著餃子館,所有空間時間都用在了這二畝地上。
但凡有一棵草芽兒都要拔乾淨。
方圓兒也是隔三差五的,到地里轉悠。聽聽瓜苗們是冷了,還是渴了。
重生大半年,她沒少琢磨大魏的地形和氣候。
其實大體來說同前世的國度沒有太大區別。
而東州府的位置,同前世山東附近差不多。
四季分明,冬季又不是太冷,夏季也不會特別熱。
適合瓜果蔬菜生長,所以她才敢把西瓜種下去。
村人們更是覺得新奇,有村老兒們早晚兩次過來走動,親眼看著西瓜秧一日比一日高。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