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炮灰只想搞事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劉二丫靦腆一笑,聲音細細的說道:「盛夏姐姐,聽說你是從城裡回來的,我爹讓我去打工,可是老師讓我繼續學習,我不知道怎麼辦?你可不可以幫幫我。」

劉二丫年紀還小,盛夏一下子就明白了她什麼意思。

她倒是不牴觸,言辭懇求的說了上學的好處。

網上曾經有一個言論,一個學生按部就班的上學,大學畢業,最後找工作,結果發現老闆是初中輟學的同班同學。

從而得出了讀書無用論的結論,可是這樣的事情基本是少數,絕大多數上學的比沒有上學的有出息,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對於農村的孩子更是,盛夏在杏花村已經發現了好幾個二十出頭的姑娘,懷裡抱著一個孩子,手裡牽著一個孩子,眼神麻木,如同溫水煮青蛙,未來的生活清晰可見。

劉二丫的眼神充滿了敬佩,順勢問了幾道題目。

盛夏參加了多次高考,對於小學生的問題當然是沒有問題的。

她講的很細,劉二丫也珍惜這難得的機會,聽的很認真。

中午吃完飯,劉二丫來找她玩,還帶著一兜野葡萄。

盛夏嘗了一個,十分的酸,劉二丫倒是吃的很開心,一個接著一個。

「姐姐,明天我給你帶木瓜,那個不酸,很甜。」劉二丫不好意思的說道。

「不用了,我不愛吃那個。」盛夏婉言拒絕。

一串酸酸的野葡萄都吃的那麼開心,更何況是木瓜。

她又不缺那口吃的。

隨後幾天,劉二丫基本都會帶一些東西來,問題目的時候,帶的東西會多一點。

盛夏挺樂意給她解答問題的。

小學生的題目對她來說特別簡單,隨口就可以解答。

外婆更是感慨道:「那丫頭一直不喜歡到別人家裡,沒想到這麼喜歡你。」

「是喜歡我給她解答問題。」

劉二丫的問題特別多,對於書上邊邊角角的問題都要弄清楚,好奇心特別旺盛。

而且特別喜歡看書。

盛夏前一段時間在網上買了一些書用來打發時間。

結果就被劉二丫看見了,盛夏不是不願意借,而是她字都沒有認全,怎麼看的懂。

最後磨不過劉二丫,借給了她,結果劉二丫居然看完了。

而且還寫了一篇讀後感,意思表達的很粗糙,言語間,卻能明白她看懂了,沒有糊弄人。

盛夏觀察了一番,發現這姑娘在文學方面有靈氣,寫出來的小故事,就連她看了,也忍俊不禁。

第169章 真假千金中的假千金10

盛夏徵得二丫的同意後,因為字數少,題材的限制,投稿的渠道不多。

大海撈針過後,選了三家。

投稿過後,二丫來的更加勤快了,每次來了之後不停的幫著幹活,讓盛夏有一種壓榨童工的感覺。

看著乾乾淨淨,只有零星幾片落葉的院子,再看著拿著扁擔準備挑水的二丫。

「二丫,你過來。」盛夏招招手。

二丫不解,但還是放下扁擔和水桶,乖乖的走過來,現在正值夏末,衣衫單薄,二丫穿著一件洗的發白的短袖,風一吹,更顯得瘦小。

盛夏伸手揉了揉她的頭,笑著說道:「你不用幹這些?我幫你,只是順手的事情。」

二丫沒想到是這個原因,靦腆的說道:「我在家裡也做這些,都習慣了,一點都不累。」

不讓她幹活,她都不好意思上門了。

盛夏只是建議道:「去看書吧!我前些天又買了一些書回來。」

她上次買的書根本不適合二丫看,乾脆這次就買了一些兒童書籍。

以後沒人看了,就捐給村委會。

杏花村很好,環境優美,小橋流水人家,背山靠水,空氣清新,很適合居住。

可是這裡的孩子上學也很困難,沒有幼兒園,去小學初中要翻過一座山,高中是在縣城,坐公交也要一個多小時。

再加上走出大山的孩子太少,大家普遍認為打工才是唯一的出路。

很少有人重視孩子的學習。

對家長來說,學校不是學習的地方,反而是一個管孩子的地方。

把孩子送到學校,就不用擔心孩子闖禍,她們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