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雙方短暫的會面中,不只是路易莎在觀察伊莉莎白這個未來的新娘,伊莉莎白也在觀察她。
她早就知道了,『布魯多的路易莎』這個瓦松知名的美女會是她未來的嫂子,不出意外的話,還會是她必須尊敬低頭的瓦松王后——她以前從沒見過路易莎,對她好奇的同時,又有些不以為然。畢竟那些吹捧路易莎的吟遊詩人,他們的詩歌總是過於誇張,伊莉莎白早就不信了。
『布魯多的路易莎』是布魯多的女繼承人,是當下瓦松的王太子妃,也會是未來的王后。這樣的身份註定了,她哪怕一無是處,也少不了誇讚。即使她容貌平庸,相比誇她可愛的人也會像是天上的星星一樣多。
不過她還是好奇,除了單純的對未知的好奇,也和她的性格有關。簡單來說,伊莉莎白公爵小姐這個人,她一直都非常自戀……她對自己的美貌相當自信,甚至到了自戀的地步。她就是那種會用軟尺量自己的脖圍、腰圍、腿圍,一定要它們保持一個『完美數值』的那種人。
而且為了『美麗』,她更是做過很多即使後世來看也說得上『誇張』的事兒。
如果只是這樣,倒也沒什麼,愛美能有什麼錯呢?換個說法,還能說是對自己要求嚴格,對自己的人生有掌控力呢!只不過她有一個毛病,就是會很介意別人比她更出眾,一旦是那種情況,對方地位和她差不多,甚至比她更高,她就會內耗。而如果對方不如她地位高,就會被她打壓。
在這個時代,有這種毛病,倒也不算稀奇……男尊女卑的社會大環境下,女性或主動或被動,總是很難完全逃脫『雌竟』的敘事。
有著這樣『毛病』的伊莉莎白公爵小姐,一見到路易莎,不出意外地就開始『內耗』了。當然,這種內耗表現在內是如何煎熬先不說,表現在外就是她情緒不好——只能說,幸虧眼下還得辦婚禮,她作為貴族小姐也知道這不是任性的時候,所以還有所控制,不是熟悉的人看不出她的不快。
不過,一些侍奉她的侍女已經察覺到了……其實也不需要對伊莉莎白的情緒多敏銳,只是看到路易莎了,再聯繫伊莉莎白一向的性格,還有什麼不知道的呢?
路易莎無疑是極美的,今年也才18歲的她,身上稚氣正在減弱,現在只能說還留下了一點兒少女時代似有若無的輕盈稚弱。其他的,則越來越接近一個成年女子該有的樣子——嗯,白種人是這樣的,成熟得早。別說18歲了,有些15、6歲的,就很有成年人的感覺了。
這沒有不好的意思,而是說,除非是某些偏愛那種少女氣質的,不然都得承認,現在的路易莎更美了。她現在來到了白種人的顏值巔峰期開始(一般來說,多數白種人都是小時候好看,青春期的時候會有一段『尷尬期』,之後17、8歲到25歲之間),各方面都臻於完美。
就像一輪月亮,已經到了月圓期,月輝如水、瑩潤皎潔。
侍女們看到了路易莎那雙著名的綠眼睛,最受瓦松人推崇的綠眼睛。必須得承認,那絕不是完美的綠色,可就是絕對合適!綠色裡帶著的灰調,讓她顯得那麼清新,仿佛霧氣朦朧的森林,神秘、深邃、朦朧,看到的人不會懷疑其間棲息著仙女。
說實話,只是看到眼睛她們就注意不到別的了,之後再回想王太子妃的長相,居然一下想不起來……
直到第二天迎親隊伍領著送嫁隊伍又上路,她們見到路易莎,才能注意到別的。
就在路易莎那雙整個瓦松都出名的眼睛上方,束著一條白鑽石和藍寶石拼成的頭帶,鑽石的閃耀簡直要讓看到的人眯起眼睛了。而配合這樣的首飾,她穿的是一整塊來自東方的絲綢裁成的袍子,沒有用花邊、褶皺、珠寶,甚至刺繡來點綴,這也不用那個。
織金的東方絲綢在這天金燦燦的陽光照耀下簡直耀目,這個時候才能明白這樣的袍子為什麼都儘可能不加裁剪,並且面積做得很大。就是因為絲綢本身就很美了,捨不得剪碎,而且用裁剪來『揚長避短』根本沒必要,它根本沒有短處!
這塊絲綢也是很難得了,此時從東方,這裡說的是『遠東』,進口來的絲綢雖然多,但多數都是中等、下等品質的。真正的上等貨非常少見,而這塊絲綢絕對是上等貨中的極品,想必在遠東華夏,它也是皇室、公卿之家才會使用的。
路易莎上輩子是華夏人,雖然現代人對絲綢的了解一般都比較少,但誰讓漢服又流行起來了,她身邊還頗有幾個富婆漢服娘?她們是真的會用很好的絲綢去訂製漢服的,連帶著路易莎對此也有了『常識』。
從她的感覺來說,這種料子用來做華夏古代貴婦的禮服也綽綽有餘……真的,只有親眼見到,才能明白什麼叫做『散發著金錢的氣息』,那真的不一樣!
當然,這樣布料的衣服在路易莎的衣櫃裡算得上有檔次,卻也不突出。所以被她穿來迎親,在她看來這才顯得重視,又不至於搶了準新娘的風頭——為此,她甚至連王冠都沒戴,就戴了一個頭帶!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