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世紀女領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7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即一盤蠶分成兩盤,甚至更多盤。

二齡階段過去,就是四五天的三齡階段,這一階段比較特殊,蠶寶寶會蛻皮休眠。也就是經過這次蛻皮,它們才會接近印象中蠶寶寶那潔白肥胖的樣子。這期間,得記得在蠶筐中灑一定量的石灰粉,用來除濕。

蛻皮之後的四齡蠶階段有五六天,這期間的蠶寶寶要特別注意給它們保持乾淨清爽的生活環境。基本兩天要換一次蠶筐,之前蠶筐里吃剩下的桑葉梗。以及蠶寶寶本身排泄的蠶沙,卻都得清理出去。

等到四齡階段一過,就是『大眠』了,這時蠶寶寶最後一次休眠。這次休眠和第一次休眠一樣,也得要撒石灰粉,不過除濕的作用不大,更多是為了止葉——這時的蠶寶寶,吃桑葉不僅不怕濕,還要儘量選沾露水的呢!實在不行,可以給乾燥的桑葉灑水。這時候只有吃了帶水的桑葉,蠶絲質量才會更高。

這期間,還要製造好接下來『蠶上山』要用的『山』。這個可以因地取材,阿烏尼奧也不缺秸稈之類的玩意兒,用那些扎造就可以了。

也是很快的,蠶寶寶進入了老足階段。老足階段的蠶寶寶,胸下部位會變得有些半透明,而且時不時就會昂起頭部,尋求支撐點方便吐絲。這種時候,就可以把它們掛到『山』上了,而『山』都要安置在乾燥的房間裡,房間裡最好還要點上炭盆。

這主要是為了吐絲後立即乾燥,提高絲的質量……畢竟地中海氣候是夏季炎熱乾燥,而此時是春天,濕度也不算低了。

最後就是等結繭了,最短只要三四天,成功的話,『山』上就會出現一個個大拇指粗細的潔白蠶繭。

這是鮮蠶繭,得抓緊時間處理,一個個摘取下來後要用最快的速度擇繭,並去掉表面一層浮毛(這層浮毛又被叫做『蠶衣』),不然耽擱時間長了就『破繭成蝶』了!

擇繭和去浮毛可是一個挺費時的活兒,因為得一個個看、一個個撕掉蠶繭表面那層並未緊密包裹的蠶絲——廢蠶繭、次等蠶繭也是這時候擇出來的(譬如雙宮繭,沾染糞尿的黃斑繭),剩下來的就是去掉浮毛的緊密優質單宮繭,這才可以用來紡織絲綢。

當然,選出來的蠶繭中,還可以以一定方式選一些『留種』,等它們破繭成蝶、交尾,然後又下蠶種。

第157章 穿越中世紀157

蠶的養殖是很有講究的, 絕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尤其是成產業、大規模養蠶,遇到的問題只會更多。這一點,看養蠶歷史悠久的華夏就知道了, 即使是華夏,桑蠶養殖很長時間裡都局限於先發展起來的『中原地區』呢!

在這方面,阿烏尼奧還只算是個入門的學生,他們原本計劃是試養桑蠶成功的話, 就照搬羅蘭西的做法——羅蘭西因為桑葉生長在春夏兩季,基本就養春夏兩季蠶, 每季一批次而已。

雖然, 桑葉是4月左右發芽,11月發黃落葉,理論上只要有桑葉就能養蠶,這樣一年之中似乎有半年多都能養蠶?但實際總和理論有差距,事實上,古代社會, 一年之中也就是4、5個月能養蠶。

像是秋季雖然也有桑葉,但秋季比較冷的時候,桑葉就結束生長期了。換個說法,那個時候桑葉就算沒有落葉,也不會生長了。之前餵蠶吃掉了桑葉,這一年的桑葉也就結束了。而且,秋天桑葉硬質化嚴重,早秋蠶還勉強, 早秋之後再要養蠶基本就做不到了。

再考慮到蠶的成活和桑葉生長也需要一定的溫度,早春天冷且桑樹剛發芽的時候也不可能養蠶,真正能夠養蠶繅絲的時間就進一步縮短了。

所以, 羅蘭西養蠶繅絲這麼多年,也只是養春蠶和夏蠶各一批——這一點,養蠶繅絲的『祖宗』,華夏古代也是一樣的。要在朝代比較靠後了才開始養秋蠶,而且僅限於江南地區,畢竟江南地區氣候更合適,而且那時候江南開發程度高了,桑蠶養殖甚至更發達。<="<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