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世紀女領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一般是金匠, 他們得用硝酸來提純黃金。具體來說,就是一些金銀混合金屬,硝酸可以溶解白銀,留下黃金。說起來,這些『強酸』,在此時最大用途大都和金子有關。硫酸也是, 基本被用來以滲碳法提純金子了。

總之,有這樣的用途在,雖然小眾,但硝酸確實是有地方可以弄到的。至於說這會不會暴露銀鏡反應配方,其實不會。真要糾結的話,購買製作硝酸的原材料,不是一樣會暴露?

採購的東西那麼多,硝酸也自有用處, 以此時的情報收集能力真的很難走這條路探清底細。相比之下,人家直接買通制鏡工坊的工匠,這還比較可能……所以才要分散原料來源, 這樣生產原料的人,都不一定知道自己製作的東西和玻璃鏡有關。

另外,制鏡匠人拿到來源不同的原材料,很多用了也不知道用的是什麼。

鹽酸則比硝酸麻煩,此時其實是沒有鹽酸提取法的,等於是路易莎重新搞了一個鹽酸提取法。還好路易莎至少知道鹽酸的化學方程式,知道大概哪些原材料有希望搞出來。再結合海蓮娜具備的,這個時代的鍊金術師的基本功,到底弄出來了。

其實鹽酸製取法和此時製取硫酸的工序很像,就是原料用的不同……還是海蓮娜,一開始就根據經驗,選擇了類似其他強酸的製取法去嘗試,這才沒花多長時間就搞定了這個。

說起來,也不是一定要用鹽酸水解澱粉製取葡萄糖,只是之前路易莎用其他酸去做,即使做到了,效果也不好。最後只能硬著頭皮去搞鹽酸——其實就是路易莎記憶中的常見『酸』,試的差不多了,只剩下鹽酸還沒試,然後就偏偏是鹽酸最好。

稀硝酸和銀粉以一定比例混合,加熱條件下,銀粉完全溶解銀。這樣就能得到硝酸銀溶液,並逸出一氧化氮氣體。之後如果繼續加熱,還能濃縮成硝酸銀過飽和溶液,最後自然冷卻,就會有硝酸銀晶體析出。

如果路易莎是在制鏡工坊製取硝酸銀,其實沒必要析出硝酸銀晶體,只要溶液達到濃度後即可停止加熱……反正最後銀鏡反應時要用的還是溶液。

當然,現在原料產在別處,距離還不近(以此時的標準),那還是析出硝酸銀晶體吧。方便運輸只是一方面,還得考慮運輸過程中蒸發損耗等,導致濃度和之前製取的不符……這些東西不弄得準確一些,最後是要吃虧的。

有了硝酸銀,要製取銀氨溶液,就只需要氨水了。這也不需要路易莎他們自己製作,此時制氨已然產業化,至少比製取硝酸要常見的多——人們從陳尿中獲得濃氨,主要用作比尿更高效的清潔劑,清除衣服上的油污(雖然以路易莎的角度來說,寧願忍受油污,也接受不來氨的味道)。

另外,氨在製取明礬、製作顏料上也有應用,但那就屬於此時氨應用的邊角料了。

再然後無非是氫氧化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前者有生石灰很簡單,現用現制也沒問題,後者就要複雜很多。

是在一座小莊園裡,用莊園種植的豌豆,通過『洗』豌豆粉,而後沉澱的方式,得到的豌豆澱粉。這之後,才能用別處送來的鹽酸,水解澱粉得到葡萄糖溶液。

水解之後還得加入一些純鹼(碳酸鈉)——水解只是澱粉加水,分解為葡萄糖而已,鹽酸作為催化劑是不參與反應的。所以水解完成,還得加鹼中和。

碳酸鈉是個中和鹽酸的好選擇,它不那麼強,不會導致葡萄糖變性。另外,這在此時也很易得,天然純鹼並不稀有。

同樣也是為了運輸方便,以免運輸過程中溶液有變,這些葡萄糖溶液還得結晶。結晶的話,得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足夠純淨的鹽,因為氯化鈉和糖能夠『共晶』(其實就是以鹽為葡萄糖結晶時的晶核,加入鹽的話會比較快結晶)。

析出的共晶體加少量水混合,重新在低溫環境下結晶(理論上二十幾度都可以,但為了結晶順利,是放在冰桶中結晶的)。這樣就只有葡萄糖會結晶,鹽則留了下來。

後來路易莎思考水解澱粉,為什麼鹽酸效果比其他幾種酸都好,就覺得可能是鹽酸中和反應產物,都在後續處理中解決了:反應產物就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而已,二氧化碳自動逸出了,水也不用說,蒸發掉就是,氯化鈉則可以和後來加入的鹽一起為共晶發揮作用。<="<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