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有一間小飯館 书架
设置 书页
A-16A+
默认
第16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為了儘可能增加飯館的名氣,這些速凍食品的商標就叫「三千飯館」,還印上了飯館的官方號和小程序,歡迎大家直接下單。

工廠里的機器每一道工序都嚴格按照設定的程序走,自然不會像她平常那樣,一邊做菜一邊撒不同功能的元力珠調味,但跟其他同類商品比,已經屬於吊打狀態。

因此,三千飯館的名氣很快就以爆炸式的速度,席捲了全球。

很快,實體店裡迎來了一波遊客高峰,而在全球超市里,貼了三千飯館標籤的產品,也進行了熱賣,甚至很多不會中文的外國佬,都記住了三千飯館的讀寫方式。

幾乎所有人都在腦海里刻下了對「三千飯館」牌食物的印象:真材實料又味好。

而謝迢迢也總算知道了,「田園食肆」中被空出來的第一層是幹嘛的。

她只留了三個展台售賣文創產品,其餘的櫃檯,全部擺上了工廠製作的三千飯館牌食物,標註「飯館特供」。

跟銷往超市的比起來,謝迢迢多加了一道工序,讓它們雖然比不上店裡現做的,但也比超市裡的好吃一個檔次,不然遊客幹嘛願意大老遠提回去?

謝迢迢趁機給姜無薪打了一筆營銷費,讓他在國內外各大平台上發布「三千飯館的速凍商品雖然好吃,但比不上店裡現做的十分之一」類似的話。

三千飯館的成功,帶動了S市,乃至S省的旅遊業發展,作為其中的大功臣,三千飯館自然獲得了更多的榮譽和機會,比如那部國家級的美食紀錄片,省里大力推薦了她,導演也欣然接受。

然後,相輔相成。

三千飯館因名氣得到了更多的機會,利用好這些機會後,飯館的名氣更上一個台階,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

早在主線任務發布的第二年,謝迢迢就順利完成了「成為S市地標性產業」的任務,然後接連接下了「成為本國地標性產業」、「成為全球第一餐飲巨頭」的任務。

主線任務發布的第三年,一位新星的足球小將對著鏡頭親吻獎盃,他說他從小家裡條件就不太好的,媽媽知道他喜歡吃三千飯館牌的菠菜蝦仁湯,每次他生病的時候,都會咬咬牙買一份煮給他吃,他就會很快好起來,然後在賽場上更有力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