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猜一猜誰是家主嘛
每天讓你評論我好寂寞
第76章 回溯 驚天之亂3
韓耕耘抱著柴左搖右晃地走路, 他背後一個竹簍,裝著奶娃娃張霽,木柴被二弟韓寄魚堆得比頭還要高, 歪歪斜斜,眼看就要掉到地上。
「二弟,夠了, 等我把這些投到火堆里再搬。」柴火後面冒出一個灰塵塵的笑臉, 一個勁地將木柴往懷裡攏。
「嗯, 我去看著鍋, 別把好不容易討來的米給燒糊哩。」韓寄魚拍掉手上的灰,揩在滿是補丁的褲上,轉頭, 奔向大鍋。
韓寄魚蹲下身子, 鼓起腮幫,用竹筒吹柴火,讓火苗燒得更旺一些的同時,用勺子攪動鍋里的粥。
這是他們兄弟三個到雍州城外的第一十三天。
近半年來, 韓家三子——韓耕耘、韓寄魚、張霽跟隨元智法師雲遊四方,哪裡鬧災, 就往哪裡去。
元智法師右耳失聰, 以藥石惠濟天下。他在昌平縣青龍塔出家多年, 袈裟早已褪了色, 芒鞋也破了不少洞, 缽里總是沒有多少吃食, 卻有副天底下最好的菩薩心腸。
驚天元年, 天下慌亂, 餓殍盈野, 災荒的消息傳到昌平縣,元智法師便竹杖芒鞋輕勝馬,以自我對於醫道的修習經驗,奔走各地,為普天下的善男信女祛病消災。
韓母張氏是佛家最虔誠的信眾。一為自身佛釋信念,二為鄉中稻米艱難,三為歷練三子,就讓三個兒子服侍在元智法師身邊,一同天南地北流浪。
他們此時正在雍州城外一處荒僻村落,給聚集在此地的流民煮一大鍋果腹的米粥。
出家人向城內那些不愁衣食的商賈們討米,總是比尋常人容易些,或許是依仗了佛祖的光,也或許是他們良心上到底是過意不去的,總不能,城內燕舞聲歌,城外餓死婦孺,隔得僅僅是一道城牆而已。
不過是七八歲點大的孩子,光劈好柴,就費去好半天工夫。如今把柴燒成火,把米變成粥的功夫,佛寺前的廢棄院落已經擠滿了你推我搡等著舀粥的人們。
佛寺里的氣味不好聞,夾雜著生病之人的血腥氣與粥被煮煳的味道。
韓耕耘一邊時不時顛著身子,反手安撫簍筐中熟睡的張霽,一邊要耐著性子,用破了一半的大勺將遞過來的一隻只破碗盛滿。
韓寄魚也不得閒,終日守著藥罐,用蒲扇將空氣灌入罐底,火舌噼啪作響,舔上藥罐,將罐里的黑色湯藥煮得咕嘟咕嘟直冒泡。
韓耕耘分完了米粥,韓整個人癱坐在地上,看著空空如也的大鍋,與舔舐碗邊粥湯的人們,他心中有種歡喜,暖呼呼地滿足在胸口,這或許就是法師所說的慈悲之心吧。
而此時,元智法師正在給傷患上藥,韓寄魚在旁拖著藥石的搗盆,小心給他打下手。
今日的活總算都做完了,韓耕耘將張霽放到自己膝蓋上,用勺子給他餵魚湯和米粥。
韓寄魚長長呼出一口氣,癱坐在他邊上,用手撐著背,望向星璀燦爛的天河,說:「大哥,這兒的流民越來越多,我們的藥和米都不多了,師父怕是又要去城裡討要。」
「嗯。我一起去。」韓耕耘將碗勺放到一邊,將張霽的頭放到手肘中,輕輕顛著膝蓋,「到了雍州後,就沒看師父歇過,連佛經都很少見他念了。」
韓寄魚沉默,把頭埋進雙腿中,再抬頭,說了句:「師父是那種心中有真佛,就算不合十祈念,一睜眼,便能見到神佛的人吧。」
「嗯?應該……是吧。」韓耕耘瞥了一眼他這個靈根具慧的弟弟,含糊地回答道。
彼時,元智法師走到二人面前,提著空無一物的竹簍,「大郎,讓二郎照顧弟弟,你隨我進城化緣。」
韓耕耘小心將張霽交給韓寄魚,揉了一把張霽毛桃一般的頭髮,「好好休息,等師父和我回來。」
韓寄魚點了點頭,低頭,拍著張霽的背,哼唱起一首家鄉的童謠。
「師父,為何你總是讓我跟著你去化緣?」韓耕耘趕上腳步頗快的元智法師,抬頭問他。
元智法師眼角皺紋兀自出現,笑紋近乎裂到耳畔,他因一耳失聰,說話聲音自然很大,問:「大郎覺得很累又很難為情,是嗎?」
韓耕耘搖了搖頭,「不是,我只是覺得很……奇怪。」
「哦?奇怪?」元智法師粗糙黝黑的手放在韓耕耘腦後,「什麼事情讓大郎感到奇怪?」
「師父總說二弟頗有佛慧,也願意收二弟為弟子,可每次化緣,師父卻只帶著我。」
「二郎確具佛慧,靈台晴朗者自修足矣。化緣是化度因緣,是一種世俗的苦修,依我看,大郎未來的因緣可是比二郎多上許多,帶你來,也不過是為了讓你洞悉人世,解去俗緣罷了。」
「師父,我聽不明白。」
「聽不明白也好,你終歸不是佛門中人。生是緣起,死是緣滅,只此一世,為心而活吧。」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