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回70:老婆孩子熱炕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經過一段艱難的攀登,他們終於到達了長城的頂端。一家人俯瞰著腳下的壯麗景色,大人孩子內心都感到無比興奮和自豪。

第三天,周勇帶他們逛動物園,五個孩子在裡面玩瘋了。

一家人照了無數張照片,幾個孩子幾乎與每個動物都合了影。

來一趟首都,天安門自然要去拍照留念,故宮頤和園都留下了他們一家人的身影。

百貨大樓裡面的商品琳琅滿目,一家人開始大採購。

每個人都滿載而歸,一個個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七天愉快旅程圓滿結束,滿載著溫馨的回憶和滿滿的收穫,一家人踏上歸程。

感受過大城市的喧囂與繁華後,回來到慶木縣,仿佛走進了一個靜謐而淳樸的世界。

「爸爸,什麼時候再領我們去首都?」

周勇看向問這話周可欣:「想去首都玩,要看你們平日的表現…」

幾個孩子對視一眼,一個個爭先恐後表示會好好學習。

李彩雲望著爺們幾人,臉上都是笑意。

八月二十九號他們到了家,李洪軍聞信趕來。

「首都好玩嗎?」

都不用周勇開口,幾個孩子嘰嘰喳喳為自己大舅講述了起來。

李洪軍聽得津津有味,李保田張桂芳偶爾補充幾句,屋內充滿了歡聲笑語。

周勇換身衣服與李洪軍離開了家,兩人各自騎上自行車去了老村。

現在老村空無一人,周勇巡視一圈,與李洪軍去了大隊。

大隊廣播發出滋啦啦的聲音,內容關於老村明天扒房子一事。

由於趕工,因此周勇要求每家每戶出兩個勞動力。

對於此事村民沒有任何異議,第二天一千來號來人六點鐘浩浩蕩蕩去了老村。

人多好幹活,又都是拉合辮房屋與土坯房,二十人扒三間半的房屋,最多三個小時。

扒下來房梁木整齊放在一旁,能二次使用的土坯磚也收集了起來。

一千多人用了六天時間,老村被夷為平地,緊接著大家挖地基建蔬菜大棚基地。

除了老人孩子身有殘疾以及在上班的人,剩下的人都要參加勞動。

每天六點開工,晚上七點收工,中午大隊管飯。

經過大家共同努力,五十棟的蔬菜大棚於九月二十六日順利完工。

「你還別說,大棚採光不錯。我開始以為大棚內得黑咕隆咚呢!」

周勇提議種植蔬菜大棚時,遭到少許人反對。

因為在他們看來,在屋裡種菜不用切實際。

在周勇給他們講解一遍原理以後,那幾個人依舊心懷不解。

由於周勇在大隊有絕對的話語權,因此即便有人反對,也是一個人兩個人。

如今蔬菜大棚建成了,讓反對者乖乖閉了嘴。

李保田看著屋頂與四周安裝的玻璃窗:「我都跟你說不會那樣,你看是不是亮亮堂堂的?」

周勇畫了蔬菜大棚結構圖,可惜沒有幾個人能看懂。

即便周勇一再強調,安裝玻璃採光,可在他們看來,安裝一塊玻璃兩塊玻璃沒啥用處。

現實確是,每棟大棚屋頂安裝了八扇窗戶,每面牆又安裝了四至八扇窗戶。

孫會計不住點頭,兩人溜溜達達在蔬菜大棚基地轉了一圈。

五十棟蔬菜大棚,需要不少人幹活,因此又為槐西村不少家庭提供了就業的機會。

然而面對如此好的就業機會,卻無人毛遂自薦。

因為所有村民都清楚,大隊每次分配工作名額的制度。

要緊著沒有就業人員家庭分配名額,至於家裡有過一個人在上班的家庭,名額是沒有他們的份。

工作名額很快分配了下來,如村民所想的一樣,大隊做到了公平公正。

即便一些家庭沒有就業人員,也不要著急,因為槐西村馬上要開辦養雞場了。

可以說,只要你是槐西村的村民,大隊就會一視同仁,必會給每個家庭成員就業的機會。

蔬菜苗先進行育苗,槐西村進入了秋收階段。

忙忙碌碌小一個月,交過公糧,蔬菜苗在大棚內逐漸成長。

然而誰也沒想到,在十一月六號這天,周勇突然辭去了所有職務。

事情一出,村民集體譁然,不少人去李家詢問情況。

第234章 主心骨<="<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