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沒有人想走死路,為了把這些人收編入伍,陳皎想了個法子。按照名單通過戶籍尋到私兵們的家中,通過家眷勸說兵丁們投靠惠州。
這不,鄉縣的里正拿到上頭派發下來的告示,親自挨家挨戶走訪。
姜里正走到獵戶王家中,問起他們的兒子王大郎是不是去州府里當兵去了,剛開始王老兒矢口否認。
姜里正耐心道:「你們莫要遮遮掩掩,州府里已經派發了告示給鄉里,上頭就有王舟的名字。
「這會子聽說史州牧勾結大乘教豢養私兵造反,這可是要殺頭的罪名,想來是惠州兵從閔州大乘教順藤摸瓜摸到了史州牧頭上,把人給辦了,把私兵的簍子給捅了出來。」
當即同他們說起事情的前因後果,聽得王家膽戰心驚。所幸上頭不追究,只要願意收編入惠州,便算正規兵,且還能拿到糧餉。
這消息倒令王家人意外,王老兒詫異道:「真不用殺頭了?」
姜里正擺手,「不用殺頭了,據說私兵有三千多,若全都殺頭,那豈不是官逼民反嗎?」又道,「惠州才把隔壁閔州的叛亂平息,顯然是不想再生是非的,你們也算撿到了便宜。」
王老兒這才放心許多,他的妻子劉氏道:「惠州真是多管閒事,通州的事情應由朝廷管,他們過來插什麼手?」
姜里正:「現今這世道說不清楚,若朝廷管用,閔州何至於年年生亂?」頓了頓,「咱們這些老百姓應該慶幸的是接管人,那陳九娘的口碑還算不錯,不會濫殺無辜,若是遇到其他人,可就沒有這般走運了。」
王老兒半信半疑道:「這事真就這麼翻篇了?」
姜里正回答道:「應是翻篇了,通州想要兵,惠州也想要兵,都想搶身強力壯的男丁。」
劉氏試探問:「若是不願意被收編呢?」
姜里正:「那就老老實實務農,不過衙門會把該男丁進行備案,若地方上出現案情,便有嫌疑,將其視為前科。」
劉氏皺眉,「簡直荒唐,好端端的良民,何故背上這樣的污衊?」
姜里正:「你們就莫要得寸進尺了,按律令原本就是要被殺頭的,家眷也得受牽連。
「現在上頭中和,放你們王家一條生路,願意按正規兵收編給糧餉。你們又不願意,那是不是得爬到惠州那幫官大爺頭上作威作福,才覺得舒坦?」
這話說得嘲弄,王老兒連連擺手道:「不敢不敢,姜里正勿要懊惱。」
姜里正:「且考慮清楚,若是想明白了,就自己來找我,好把名目交到衙門。」又提醒道,「這世道的兵哪個不是像強盜土匪一般,既然曾去摻和過,就別裝什麼良民了。」
他一把年紀,萬事看得通透,頂著寒冬出來跑腿,也算是對當地百姓有點良心。
從私兵轉成正規兵僅僅只需要換個主子,簡直滑稽諷刺。縱使那些私兵心中不屑,但仍舊有不少人服了軟,選擇去詢問收編入伍的條件。
惠州開出來的糧餉條件還可以,有人心動了,前去接受考核。
第二輪收兵就這麼開始了,徐昭等人忙得不可開交,校場上再次熱鬧起來。
陳皎親自書信說明通州的情況,讓淮安王斟酌用詞上報到朝廷。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