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那些撤退到西南的大學教授都因為撥款遲遲不到位在餓肚子,他們這些小科員出身的吏員,能有口飽飯吃已經是老天爺不棄。對比路上那些倒臥而死的流民乞丐,就算政府時不時欠薪,勒勒褲腰帶,也不是不能忍得。
在雙城履職三載,黎先生哭窮早就哭得得心應手。他是政府公務員,沒錢方顯兩袖清風,若是哪一日他眼睛不眨地辦出桌滿漢全席,才該提心弔膽,夜裡盜汗難眠。
黎先生這話有幾分真,春妮不好說。這年頭的人戴著好幾層面具,沒個甚稀奇。
後頭她帶著李德三拿跑程序選址的名義跑了好幾趟雙城教育局……唔,的確是窮。
雙城最好的建築早叫流落至此的各方大員占得差不多,教育局的老爺們只能委屈窩在山上的一處紅磚平房內,包括局長在內,拿粗陶蓋碗裝著點陳年碎茶葉,悶出一碗焦苦的茶香味,這便是局裡唯一待客的飲品。
真正的窮是裝不出來的。
雙城不是茶葉產區,這類物資讓倭國人把持攔截,層層加價之後,流散到雙城來,普通人哪裡喝得起。也只有政府採購,分到教育部一點茶葉梗,大家能勉強蹭一蹭光。
正因為窮,該有的孝敬更少不了。你上面又沒有人,人家隨隨便便拿個「不合程序」的理由卡你十天半個月,難不難受?不過現在政府鼓勵辦教育,大家也不敢做得太過,給點茶水費,意思意思便是。
春妮他們是正兒八經地在摸底,也是正兒八經地準備辦分校。
幾個人白天找幾個在碼頭邊等活乾的棒棒滿城亂轉,尋找合適的地點為學校選址。晚上由黎先生領著,今天拜訪這個處長,明天給那個次長遞片子,一周下來,將這破落衙門裡的人頭都混了個臉熟。
跟教育局相比,教育部稍微光鮮一點,但也是半斤八兩。教育部食堂包飯,白菜炒豆腐,豆腐拌豆醬,這就是普通科員的飯菜,不過好歹有白米吃,這點已強甚雙城九成以上的人。
當年開戰前後,雙城學校迎來一撥遷校辦校的風潮,時隔三年多,這股風潮早就刮盡,教育活動進入正軌,每年撥款恆定而永久地……少。
好容易遇到一個又來遷校的,哪怕沒聽過名頭,春妮他們也得到了教育部上下周到熱情的招待。
政府每年撥款有限,他們想多點收入,自然要歡迎各方人士落地辦校。從學校動遷,到交通費用,再到選址落地,需要的資金可不少,必然要向上面申請撥款支持。撥款就像汽車的潤滑劑一般,有了它,才能讓這些腹中寡淡,臉頰凹陷的基層科員們開始絲滑般運動。<="<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