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恍然。
韓廠長笑道:「還真沒想到這來,習慣了什麼都自己做,忘了這回不一樣了。」
方校長笑道:「習慣了高大海,倒是忘了這位付部長跟他不一樣。」
說起高大海,大夥又是一陣沉默。有些人,他在時不覺得如何好,等他走後,有了後邊這幾個合伙人的好處,才知道高大海的好處。
人有時候就是一口氣頂著,那一口氣泄了,馬上就塌得不知道哪去了。高大海在時,他們學校買糧食不用操心,現在麼,學校的食堂採買交給了李德三。這傢伙成天在各處碼頭上轉悠,買不買得齊,得看天意。
何況現在糧商奸得要命,買來的糧食淘出來一小半都是石頭。為此,學校不得不多聘了一名婦人專門淘米。
有時候他實在買不到糧食,廚房只能往窩頭裡多團點野菜,混個肚飽,嘴裡嘗到點鹹味就不錯了。也幸好海城臨海,學校至少不用操心買鹽的問題。
光是這兩千多張嘴巴,已經足夠為難他。所以,買煤的事,春妮不好再放手。
後邊再去張莊,春妮跟王大嘴和王保全又見過幾回面。村長竟真看在大嘴的分上給他們每公斤再便宜了三厘,這是喜事。
叫人唏噓的是,大嘴說,趙大麻子在來海城的路上,染上痢疾拉死了,還有陳有根,剛旱那會兒,卷了寨里一些糧食,自個兒悄悄跑下了山,多半也是死在哪了。
春妮想起才從家鄉逃出來那陣子,她碰到這幾個傷兵,彼此扶持相攜走出那百里黃泛區,想起那會兒大嘴對她和夏生的照應,對他話里的不盡不實之處沒有再追問下去。
「聽說,高大爺回了鄉下,應該比城裡要好吧?」
「至少不愁糧食吃。」王老師說了一句,大夥又沉默了下來。
高大海愁不愁糧食不好說,但外邊哪裡沒在打仗?
否則租界人這麼多,物價這麼高,為什麼大夥都擠在這不走,人還越來越多?
無非是因為這裡不打仗,躲在這裡,日子苦是苦點,至少不用擔心哪天槍子飛過來要了命。
…………
「雅業?聽上去有點意思。」付鴻民叼著雪茄,將攤開的計劃書扔回到茶几上:「你們想讓我推薦誰來寫字帖?」
「這……我們哪有您清楚?」方校長笑著說:「就是我們合計了一下,我們小學生寫字,首先力求端正。這本字帖既然是給蒙童所用,當以楷書最好
。若是能有名家范寫,適當提升一下字帖的名氣,當然更妙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