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重臣皆是上前,拱手道:「陛下,忽然停下,不知是有什麼事情,臣等侍候一旁。」
趙禎擺擺手道:「沒什麼大事,你們且看那裡,有一群孩童,衣衫襤褸,頗為寒苦。幾位愛卿,朕想賞他們幾兩銀子,多少合適啊?」
王曾稍一沉吟,搖頭道:「陛下,窮苦百姓多乎哉,若是在這裡公然施與,恐怕讓別的百姓也嫉恨。臣觀這幾位孩童,也沒有大人在身旁,有道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要是給了錢給他們,怕是要被人搶奪而走。陛下所賜,這些孩子感恩戴德不肯給別人,廝打起來,反而傷了他們的性命。」
趙禎嘆了口氣:「朕只是觸景生情,這些孩童這般年紀,就要吃這麼大的苦麼?」
李迪則是回到:「陛下愛民之心,臣等明白。不過,大宋百姓千千萬,有貧有富都是命里有數。若是他們發憤圖強,讀書還有晉升之梯。朝廷掄才大典,正是為了這樣的寒門學子準備的。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陛下若真可憐這些孩子,不如多辦學校,而不是給一點用了就沒有的錢。」
趙禎聽了這個,才收回了心,剛一坐下,感慨道:「朕現在才知道,知應披荊斬棘也要辦這義學的用意所在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知應有孩子,也看到了這群孤苦孩童無依無靠,想要替他們謀生。」
王曾、李迪俱是面帶喜色:「陛下聖明,陳初六要辦的這個義學,雖不能讓百姓當官,卻能讓他們有了養家餬口的本領,等到下一輩,就可以讀書了。詩禮傳家,陳學士功莫大焉。」
趙禎回頭看了看,在群臣隊伍中的陳初六,也沒說什麼,只是道了一聲起駕,便直奔南門外去了。一開始,有禮部、御史台的官員,在道路兩旁管著,百官都兢兢戰戰,只敢低頭往前走。可到後來,御史們也管的不嚴了。
趙禎坐車,後來又邀請重臣同坐。後面這些文官,平日裡哪裡走過路,兩條腿走不過四條腿,於是隊伍也就散了開來。好在百姓的熱情消減,也紛紛散去了。百官徐徐走著,也在議論紛紛。
「都聽說了嘛?這次五十一曲吉樂,聽說有陳學士新編的三曲。陳學士真可謂大學士,而且肯為這件事情操心,也不愧陛下如此重用他。」
「什麼啊,這新編三曲樂曲,是無可奈何的做法。但凡陳大人能湊齊五十一曲吉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哪裡會新編樂曲,自找麻煩?不過,說他大才,本官也是認的,就是有些恃才傲物。可說他用心,那呵呵……」
「似乎不對吧,這五十一曲吉樂,你知道?還是我知道?這朝中能說明白的,又有哪個?連那些樂師,也不一定知道。陳學士要想糊弄,重新選三首不就行了。陳學士肯新編三曲,定是有深意。」
「聽翰林院李學士所言,這三曲樂曲用的是俚音,還用的是白話……朝堂之上,郊廟之中,這恐怕……」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