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朝大官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宋國的條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陳府門外,鄭弘節既不敢高聲叫門,又不敢坐在轎子裡。在門口四處張望,生怕別人將他認出來。可既是說來請教學問的,他也只得穩穩站著,用餘光四處看。

忽然大門打開,陳初六從裡頭朗笑一聲,出來大聲道:「鄭大人,別來無恙啊,入京這麼久了,你怎麼才來啊?」

鄭弘節心裡話說,陳大人啊陳大人,我就怕別人知道我來了,特意換了行頭低調出門,你怎麼還大聲嚷嚷啊,這是生怕別人不知道?

鄭弘節忍著心氣,道:「陳學士,你我二人,就不要客套了,也論兄弟,以字相稱便是。知應,在下草字稚卿。」

陳初六點點頭,拉住了鄭弘節的手腕,往裡一邊走一邊道:「稚卿啊,那頭異獸可還好?」

鄭弘節臉色微紅:「小小伎倆,瞞不過陳大人的眼睛。那蕭孝友不知道,鄭某可知道。犆就是公牛,公牛就是犆,陳學士早已經看出來了,後面那些星辰五行陰陽的話,都是特意說給鄭某聽的。」

接著鄭弘節命跟班將幾份禮品遞了上來,陳初六暫且手下。剛才故意大聲嚷嚷,就是想讓鄭弘節紅紅臉、出出汗,眼下也不必再三戲弄了,帶到了書房,兩人就坐,只見那鄭弘節開口道:「知應,鄭某這幾日在汴京城中,聽到了不少百姓要與遼國為敵,這可是貴國朝廷在暗中支使?」

陳初六搖搖頭道:「本官不過是個禮部侍郎,整日忙著籌劃那慶典的事情,這些事情輪不到我來管。到底是不是朝廷支使的,也說不清楚。你看,就在開封府辦十六座義學,這都半年了,還沒辦成。稚卿,本官在這大宋國實在人微言輕吶……」

鄭弘節心說你個糟老頭子,這話也能說出來,你不怕天打雷劈,鼻子變長麼?可陳初六的話意思很明顯,不願談這件事情,他便道:「罷了,不談這件事情。」

稍一沉吟,鄭弘節又道:「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陳學士,殷因於夏禮、周因於殷禮,這所因之物,乃是什麼?」

此語一出,陳初六心中不由感嘆,遼國雖是契丹治國,可也不乏大儒啊。商朝繼承夏朝、周朝繼承商朝,減少和增添的禮儀制度,是可以知道的。故而周朝百世之後,也有人知道禮樂制度的傳承變化。

但鄭弘節想問的並非是這個,而是所因之物是什麼。這乃是漢代大儒何晏引用了孔子玄孫孔融的結論,講這所因之物就是三綱五常。君臣、父子、夫妻為三鋼,像他這樣換著角度來說,無非就是說法天太后的事情。

陳初六用何晏的話回答了鄭弘節的話,又道:「稚卿,你飽讀詩書,何以不知這個,難道遼國那邊,失了這一卷書?」

鄭弘節點頭道:「這一卷書,的確丟失了,不僅丟了書,還丟了節啊。知應,鄭某在來的時候,我主賜下密旨,讓鄭某前來大宋請援。只要大宋與法天太后斷絕盟約,他們手下那些見利忘義的小人,定然會生出亂子,到時候我主平定內亂,再與大宋簽訂盟約,重為兄弟之國,世代友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