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這話,王者面露喜色:「知應胸有成竹,看來是準備奔赴西北,替朝廷解憂了。不錯不錯,侍郎之職,眼下不過是蠅頭小利,對知應並沒有多大用處。去西北強軍安民,才是大功。知應回京之後,便是尚書也不難了。」
沒想到陳初六卻搖了搖頭:「王相,下官沒想過要去西北。這番提議一下,只是給朝廷出個辦法,這侍郎之職,下官才是志在必得。」
「哦?那這西北,誰能去呢?」
「參知政事程琳,另有富弼、韓琦、歐陽修等人,皆有大才,可去安民。范仲淹知兵事、政事,可為安撫使,與姚寶、種諤一同去西北撫軍。」陳初六長嘆一聲,緩緩道:「但西北之敗,真正的原因,還是在汴京,下官必須留下來。」
「明白了,知應剛才說尚家製造劣幣,還在打壓京中其他作坊,就是想以此要挾尚家,讓他們在你任侍郎時舉手贊成?」王曾想了片刻,道:「這次能入侍郎的人里,只有那麼幾個,你是其中之一。」
「還有秦鳳路漕司李榮貴,刑部主事虞鴻信。估計禮部侍郎補上判禮部的缺,故而就是你們三人,爭這禮部試郎的位子,判宴享及學校之政,與各路學司打交道。」
「李榮貴是外官,也能爭這個位子?只不過這漕司,一般……刑部主事虞鴻信,會不會和這次滅劣幣工坊的事情有關?有趣,有趣得很。」陳初六摸了摸下巴,道:「尚家倒是來提過一次條件,讓我幫他們扳倒王中正,扶尚氏為後。」
「知應斷不會答應。」王曾笑著道。
「那是當然,這等自找麻煩的事情,我要是答應了,那這些年的官不是白當了嗎?」陳初六笑著道:「但這個尚家,憑藉尚氏還不知道會做出多少事情,要是不儘早打壓,恐怕將來難以處置了。」
「唔……」王曾點點頭道:「減免市租一事中,足以看出,尚氏在後宮之中,已是到了囂張跋扈的程度。這禮部侍郎只有三人堪任,你不覺得奇怪?」
「的確,朝中能任侍郎的,不下二十位,這些人怎麼都不發言?」
「尚家一個在刑部一個在大理寺,要想扶別人上位,豈會給那些無關人等機會?其他那些人,要麼被尚家抓住了把柄,要麼已經被尚家公然彈劾,就算資歷都夠,卻在眼前出事,只能退讓給別人。」
「只需留下兩人,給陛下選擇。」陳初六想到了什麼,抬起頭來道:「也就是在省議之時,尚家定會陡然發難,將一概罪名加在下官頭上?」
「不錯,若是提前說了,知應能想辦法壓下去,抹乾淨。若是在省議之時說出來,在場有權推薦之人,便不得不考慮一下了。剩下的那兩人,虞鴻信定會敗給李榮貴。」王曾滿眼憂慮地道。
「沒想到小小一個尚家,卻能憑一己之力左右朝局。」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