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道:「大宋承平日久,國庫應當富足,但眼下為何貧瘠?臣以為,應當開源節流。方才陛下有意改革錢法,這其實頗為困難。臣以為銅量不當增加,也不當減少,維持不變,更能穩定人心。要想開源,該從別出下手。」
趙禎搖頭道:「錢法弊政雖然嚴重,但朝廷貼本鑄幣,這筆冤枉錢只是多少的問題,朕看中的不是這點蠅頭小利。既然影響人心,這銅錢維持舊制就行了,不增不減,朕無意大作改動。」
李迪鬆了口氣,擦擦額頭上的冷汗,道:「臣這就放心了,只要陛下不減銅,那朝廷的壓力就會小許多。雖然錢法弊政已經成了頑疾,但這軍民百姓都是適應了這一套辦法。貿然改動,只會引起大亂。」
陳初六明白李迪的意思,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上頭說要改革錢法弊政,到了底下就是向百姓加征身丁稅,反正皇權不下縣,王命不入鄉。
這時陳初六道:「這改錢法雖然難,但太后用發行交子的方法,將弊政帶來的損失減少了許多,或許陛下可再用這辦法。」
趙禎低頭沉思起來,又抬起頭道:「復古剛才說了要開源節流,朕想改朝廷財用之法,整頓樞密院,正是為了這個。樞密院自張奢以下,皆在吃朝廷空餉,吃得膀大腰粗,卻要兵沒有,要將沒有。」
「朕就是想將錢法弊政擺在明面上了,那就因勢利導,讓百官大議錢法,再暗中將樞密院的根本枝葉一併除掉。只是這件事不能波及太廣,需有一個收口的辦法。也就是說錢法議定之後,需要有一個可行之法,你們二人可有辦法?」
陳初六聽到這裡,心道一句果然如此,這就是帝王慣用伎倆,用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吸引注意,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李迪很快也明白過來了,於是回到:「莫如再印發一些交子,這也可宣揚新朝氣象,而制錢按原來的鑄辦。」
又發行紙幣?陳初六知道,這紙幣不能亂印。宋代的交子,都是大額面值,把錢印成了紙,那就得將市面上的錢質押起來。市面上的錢少了,錢價就高了,這同樣不利於百姓。還有一個不好,那就是通貨膨脹。
沉思片刻之後,陳初六忽然想到了什麼,整頓樞密院,我所欲也,改革錢法,亦我所欲也。
陳初六道:「良幣不良,劣幣不劣,朝廷為了維持良幣的數量,耗費了大量錢財,而市面上卻通行劣幣。臣以為可用加銅之法,另鑄一批算劣幣的新錢,這便能為朝廷節省費用。」
加銅?還是劣幣?
趙禎與李迪俱是不解,陳初六解釋道:「半銅半鉛是舊錢,若是將四枚舊錢的銅放在一個錢幣之中,在用銅六鉛四的比例加鉛,不就是這種金燦燦的銅錢了?」
「四枚銅錢鑄在一個裡面,必然要大許多,故而臣願稱之為大錢。一枚大錢,官方定價可換五枚制錢。」
「民間可能拒絕兌換,故而這個銅量可以再高一點,但不能高到算作良幣。要與市面上通行的劣幣相平,這就可以為朝廷節省一筆錢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