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朝大官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新幣爭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趙禎急召重臣議事,陳初六敬陪末位,張奢意外地也在這裡了。陳初六略微沉思一番,覺得不是很奇怪。

淮南鹽積,鹽鐵司沒錢支付鹽農的工錢。朝廷鑄造新錢之後,有一大筆要從張茂直手中流出去。張茂直鑄造了新錢,多添加一些銅,換了舊幣之後,多出的錢都入了自己腰包。可鹽鐵司的錢,基本用來籌措軍費,故而張茂直列席議事就說得通了。

但見張茂直從懷中取出一個紅包裹,打開之後取出幾枚銅錢,在場之人都是遞了一個,接著對趙禎道:「陛下,這是臣鑄造的新錢,陛下請過目。若是陛下滿意,臣這就讓人大批鑄造。」

趙禎翻來覆去看了一下,點了點頭,回到:「這錢倒是不錯,金光燦燦的,彰顯朝廷威儀富麗。但魯宗道上摺子說了,這錢有傷民利,你可想過了?」

「魯大人所慮,臣早已想到了。」張茂直低著頭道:「所謂有傷民利,其實也沒那麼嚴重。民間將這錢收去,無疑是鍛造銅器,或者融化重鑄銅錢獲利。民間的良幣被收走了,剩下的都是劣幣,百姓就沒有錢來做買賣,不便於流通而已。」

「臣略施小計,便能解決此事。」張茂直繼續道:「重新融化、鑄造,不論是銅器還是銅錢,都是需要成本的,這個叫做火耗。朝廷大規模鑄造,火耗可以壓制最低,民間則是不能,故而火耗較大。」

「臣以為只要多加的銅,價值小於民間煉化重鑄的火耗成本,那民間收購銅錢,便是賠本買賣,沒人會做。即便是有,也只是一些大戶人家,不計成本收銅鑄器,這對天下百姓而言,影響甚小。與陛下的威儀想比,這點影響又算的了什麼呢?」

「哦?若是這樣,張愛卿就做的不錯,是魯宗道多慮了。」趙禎問道:「但略微加了一點銅,就能比舊幣光亮這麼多?張愛卿可能保證,這錢多添的銅幣重鑄的成本小?」

「臣可以保證!」張茂直拱手道。

陳初六在底下聽著,覺得有些不對。張茂直這話聽起來不錯,但實際上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哪怕是現在市面上流通的舊幣,一枚銅錢中金屬的價值,也要略高於錢幣的面值的。暗地裡有人專門收良幣,鑄造劣幣獲利,這早已是都知道的事情。

此外,張茂直講朝廷鑄造錢幣的成本小,民間融化重鑄的火耗成本大,這也完全不對。朝廷鑄造錢幣的確是大規模的,但卻要煉銅、刻模,有諸多繁瑣的細節,其中的火耗損失,根本不是規模能抵沖的。而民間融化重鑄,成本就小得多了。

張茂直這幾句話,騙騙不知柴米油鹽貴的趙禎還是可以,但在場其餘這些從地方州縣爬上來的人,卻是難了。

陳初六環顧一周,卻見大家都低著腦袋不說話,張了張嘴,也是低著腦袋不語。趙禎見大家都無異議,便對旁邊的太監道:「傳魯宗道入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