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朝大官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授官之深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徐良駿當下口稱不敢,陳初六也推讓了一番,奈何這宴席上大家都喝了一口酒,又趁著大笑,禮數有些放鬆,兩人皆是沒能推辭得過。

這時陳初六也只好道:「李相有命,下官不敢不從。一首小詩,贈與諸位新科進士。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眾人未及讚嘆之時,徐良駿旋即回到:「下官也有拙詩,請陳學士指點。玉殿傳金榜,君恩賜狀頭。英雄三百輩,附我步瀛洲。慷慨丈夫志,生當忠孝門,為官須作相,端的是男兒!」

陳初六講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徐良駿為官須作相,短的是男兒,這一唱一和,盡顯師生之情,這也是兩個狀元之間才能有的唱和,那些二百名開外的,只有羨慕的份了。

這宴會之後,徐良駿、柳永帶著這次授官的人,到了陳府,陳善修與陳初六早已在家等候了。剛才那宴會上講的事情,差不多都是真的,但有些話在那種地方講不了。這次授官還是有些深意的,陳初六需要給他們交代一下。

官場之上,凡是給出來的理由,其實都是不重要的。比如陳初六中狀元之後,並沒有外放州縣,而是留在了汴京。

給的理由是,龍飛榜狀元,連中三元,應當比別的狀元待遇高。實質上就是趙禎想留一個信得過且用得上的人在身邊,就算不是龍飛榜,隨便找個別的理由,比如長得帥,就能留在汴京。

這次柳永與徐良駿的文章不相上下,柳永卻只能得榜眼,趙禎找的理由就算柳永長得不如徐良駿,實質是嫌他年紀大、又有一些令人印象不太好的前科。這次徐良駿授陝州通判、柳永授宿州通判,便可看得出來對兩人的期許,完全不同。

陝州位於西北,乃是西北邊軍之屯糧之地,這就好比太原府,乃是永興軍屯糧之地一般。派徐良駿前去當通判,這自然是希望徐良駿用在陳初六手底下學的辦法,在陝州治出一個太原府第二來。

宿州則是東南,坐落在大運河岸邊,乃是富庶之地。宿州又是交通要道,南北都是文興之地。柳永年紀雖然大了,若放在文教之上,定是能發光發熱。

於是陳初六囑咐徐良駿,在陝州多屯糧查倉,又讓柳永在宿州興辦學校,影響那邊的士風,多為朝廷進貢一些有真才實學之人。

兩人的前途,也早定了。柳永再如何厲害,也只是禮部侍郎,徐良駿若是能做到陳初六一半的功勞,將來便可出將入相了。

但比他們更好的,則是陳善修了。陳善修任河南府推官,便在洛陽。陝州控制西北糧餉,洛陽則是控制陝州的不二之地,這地方李迪曾任知府,現在乃是翰林學士夏竦在當知府。陳初六寫兩封信,讓陳善修帶去了。

至於剩下那些知縣,就沒多少深意了,說了些勉勵的話。做完這些,陳家出了一件大喜事,令汴京內外的人,無一不羨慕。

陳善修與陳堯佐之女大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