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朝大官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算你祖墳冒青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閱卷衡文雖是苦差事,可對考官而言,看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時,精神也會為之一振。若遇到了真正的好文章,那更是如同撿了寶一樣,要歡呼雀躍。

畢竟好文章高中的機率大,若是狀元榜眼出自自己手下,那就說明自己頗具慧眼,是認得千里馬的伯樂。

自開考以來,考場之上屢生不快之事,陳初六心底本有些煩悶的,可看到一篇文章之後,陰霾頓掃,還擊節朗誦起來。

「……觀夫明堂之宏壯也,乍明乍蒙,若大古元氣之結空。若嵬若嶪,似天地之開闔……冠百王而垂勛,燭萬象而騰文……崢嶸嶒嶷,粲宇宙兮光輝;崔嵬赫奕,張天地之神威……獻房心以開鑿,瞻少陽而舉措。」

「近則萬木森下,千宮對出。熠乎光碧之堂,炅乎瓊華之室。錦爛霞駁,星錯波沏……亘以復道,接乎宮掖。坌入西樓,實為崑崙。前承後疑,正儀躅以出入;九夷五狄,順四方而來奔!」

「而聖主猶夕惕若厲,懼人未安,乃目極於天,耳下於泉……黜滋味而貴理國,其若夢華胥之故鄉……此真所謂我大君登明堂之政化也。四門啟兮萬國來,考休徵兮進賢才。儼若皇居而作固,窮千祀兮悠哉!」

這篇房心為明堂賦,可謂上品。駢散結合,錯落有致。文章語言精練,工整而不堆砌,富麗而不浮華,氣勢雄健,風格豪放。

若是止步於歌頌,那這篇賦不過是平平而已。但就是在點了「房心」「明堂」的題之後,筆鋒一轉,開始接著房心為明堂,抒發自己的政見。

勸天子不要一味窮奢極欲,要「目極於天,耳下於泉」,才能讓天下達到「華胥之故鄉」那種大同之世,讓百姓安居樂業,歸順朝廷的「政化」。

這幾句政見,雖未指出具體的策略謀劃,但卻寫出了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讀其文,猶如讀離騷,看到如屈原一般的文人,在江邊躊躇。但屈原的躊躇,是悲傷的,這位的躊躇,卻是躊躇滿志的。

再看此卷中的策問,也是頗有見地,絲毫沒有敷衍之意,詩、論皆是言之有物。陳初六便在卷上畫了一個圈,將其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看完一卷,揉了揉眼睛,外頭又有內侍推開門,道:「陳學士,這是下面薦上來的十份卷,夜深了,還是早些歇息吧。」

陳初六接過卷,聽見外頭譙樓之上,鼓打三更,這已是過了半夜了。

月黑風高,四下無人,陳初六閉上眼睛,靜聽了許久,確定沒人了之後,從袖中取出一桿筆,一盒黑墨汁。從面前那一堆卷中,取出壓在最底下的一張。

陳初六笑著搖了搖頭,道:「遇到了本官,算你家祖墳上冒青煙。這篇文章好是好,可寫得太快了,連避諱也忘了。」

只見這卷上的文章,乃是和氣致祥詩中的。陳初六想辦這人一把,只因看在他策問、論都寫得不錯,詩賦也到了水平,若是因為避諱罷落了,是在太可惜。

仲冬至仲春,陰隔久不雨。耕農將失時,光穎未出土。帝心實焦勞,日夜不安處。……和氣能致祥,是日雲蔽午……已見堯為君,安問誰為輔。

這首詩也是歌頌的,夸陛下日理萬機,日夜不安,百姓知道了都擼起袖子加油干。當今天下,堯舜一樣的人成為了君主,那誰來輔佐堯舜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