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朝大官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改元景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宋綬拈鬚又問道:「知應,你還有多少好友?」

陳初六會心一笑,不好意思低下頭道:「下官好友還有不少,可暫時還在歷練,不急著升官。倒是明年春闈,眼下正是要選考官的時候。下官有幾個不成器的學生,想照拂照拂。」

宋綬臉色一變,斷言拒絕道:「科舉乃是朝中掄才大典,不是私相授受的地方。考官也是天子所定,本相哪裡有辦法?陳學士,你還是說點別的吧!」

陳初六心底大喜,宋綬這是答應下來了,考官人選沒得跑了。眼珠一轉,陳初六開口道:「那說一說別的吧,想要除掉李諮,還得拿百官行述做文章。宋相只需想辦法,逼李諮到昭文館對質就行了。」

宋綬點了點頭,既是想明白了,也是達成了協議,便下定了決心,聯合李迪,是時候除李諮了。

李諮那方,很快飽受指責,朝中許多人都在懷疑他們拿了百官行述。李杜拜相移座之後,詢問起了這件事情,李諮只好把這件事情引到了陳初六身上。

宋綬這時站出來回護陳初六,逼著李諮前來昭文館對質。對質時,李諮果真拿出來了那三本書,上面印著昭文館的印。這三本書一出,再交給眾人一看,便可證明他沒有拿百官行述,之前流傳出來的兩本舊唐書,也是假的。

但這個時候,陳初六冷笑一聲,當著眾人的面,從昭文館裡,也拿出來三本一模一樣的書,斥責李諮竟然拿三本假書出來糊弄大家。這時李諮就百口莫辯,宋綬連同李迪,加上陳堯佐、王隨、晏殊這一群人,集體改了口風。

李諮要麼承認自己拿了百官行述,要麼就是捏造罪名誣陷同僚。百官行述早已被馬解林燒掉了,李諮承認不了,同時深知大勢已去,只好默認了捏造罪名一事。

朝中風向一變,李諮、范諷同時被罷。宋綬將大權交給李迪,自己僅僅過問一下,專注於修史和春闈。

李迪為實相,政務之上,力求延續呂夷簡留下來的一切,蕭規曹隨。同時大力平息黨爭,連同陳堯佐、王隨、晏殊等人,為亂局中被無辜受罰的人平反。

待平息了這一切之後,李迪上書,改明年的年號為「景祐」。改年號一事,不大不小,算是很微妙的,年號表示朝廷對未來的期許。

比如東漢末年,獻帝回到洛陽,改年號「建安」,想為國家建立安寧。曹操死後,漢朝改年號為「延康」,延續現在這種小康的局面,千萬別讓朕禪位。

唐朝末年兩個年號「天復」、「天佑」,一心求老天幫忙。北宋末年,「政和、重和、宣和」,一心求和,最後一個當然成了靖康。明清就不能以此類推了。

改年號為景祐,這其中透露出的意味,頗有些耐人尋味。但外朝的局勢穩定下來了,內廷之中,可還有許多麻煩。

王中正臥病在家,雖然有了些好轉,但眼瞧著陛下派來看望他的御醫漸漸稀鬆,心中便如焚燒一般著急。這一日,又派人來請陳初六,要商量出一個重返宮裡的辦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