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朝大官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李迪入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到了這個局面,宋綬想起了陳初六的話,多行不義必自斃。要是早早平息此事,退位讓賢,或許就不會出現這個騎虎難下的局面了。

而現在,宋綬也只能仰天長嘆,然後拉下自己的臉面,寫了一封信給陳初六:陳學士既然早就預料到了有這一天,定然也想好了辦法,還請到家一敘。

這封信送到陳府,送到陳初六手上時,便有兩人笑了起來。一個是陳初六,另個一個則是李迪了。

「李相,這下你可以回京了。不用等明天了,現在就可以入宮,明天入座政事堂,一掃朝中陰霾,收安定國朝之功。」

「要不是知應派人在半路中接本官來京,那現在還到不了京師。」李迪長嘆一聲,又問道:「只可惜本官獨自一人入京,不知道當年的同年、同僚,幾個還認本官到底面子。」

「朝中忠臣,都盼著局面穩定。這不是黨爭,而是勢爭。黨爭無正邪之分,勢爭則有正邪之分。穩定朝局,就是順應人心,順勢而為,得道多助。」

「好,李某這就入宮面聖。」李迪站了起來,道:「前面是刀山也好,火海也罷,在所不惜了!」

李迪連夜入宮面聖,宋綬也好、李諮也罷,頓時瞠目結舌。在他們的消息網中,李迪還須好幾天才能入京,現在卻忽然出現在此。等李迪一到,政事堂中便不再是宋綬一言堂了,李諮等人,自然也無法站在宋綬背後糊弄不過去了。

而陳初六仍舊拿著宋綬的信,來到了宋府之中。宋綬這次沒有東拉西扯,剛一見面,就嘆氣道:「本相悔不聽知應之言,導致了現在的局面,慚愧慚愧。知應既然有了當初的預見,想必定是有了處理這局面的辦法。」

陳初六不置可否,淡淡地道:「通常是亂起來容易,治起來難。宋相,朝中局勢雖亂,卻也很清晰。無非是宋相、李仲詢、陳堯佐、王隨、晏殊這麼幾個人,其他人不過是自危罷了。」

宋綬的臉色不是很好看,問道:「知應看得倒很透徹嘛,陳希元、王子正、晏同叔這三人,雖然與本相有些不和,但還算得正人君子。只有那個李諮,卻是十足的小人,本相與他貌合神離,現在更是斗得膠著了。李復古昨夜入京了,李諮恐怕要傻眼了吧!知應,你可能助我除掉李諮?」

陳初六沉吟片刻,則是笑道:「下官在太原府為官時,曾審理不少案件,卻發現一件事,十分有趣。」

宋綬不知陳初六的意思,只聽他緩緩道來:「有兩個悍匪,拒不認罪。下官將他們分開關押,並對他們講。誰先認罪,誰就可免死罪,另外一人處死。若都不認罪,則都打二十大板,若是同時認罪了,就改為流放。宋相以為,這兩個悍匪,當如何選擇?」

宋綬思考片刻,頓時明白過來了:「本相與李諮之間,正是這兩個悍匪。你的意思是,我們合則兩利,分則兩傷?」

陳初六搖了搖頭:「什麼合則兩利,分則兩傷,下官是提醒宋相,別讓李諮先認罪。這等囚徒困境,從未見過合則兩利的時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