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相在時,本官便與馬解林不和,他也早就知道,本官與呂相面和心不和,眼下他管了度支司,那還得了?這個人除是一定要除的。」
李諮拿起面前一塊糕點,送入嘴中含著,半晌之後,道:「聽說馬解林有個門生叫做賀枝吟,上次調選入京,似乎就是憑關係來的。」
范諷嘴角浮現一抹微笑:「既然如此,交給下官便是了。」
政事堂中,宋綬移座首相之位。百官稱賀,陳初六也不能免俗。政事堂中高掛一副孔子的畫像,宋綬帶著百官拜了孔子,接過一桿金筆,再受百官之拜。
坐於堂中,宋綬開口道:「自上初立,太后臨朝十餘年,內外無間,天下晏然,夷簡之功為多。本相初掌執筆,必以呂相之政為效,蕭規曹隨是也。讓呂相執筆之時,主上年幼,當今主上親政,因時不同而處不同之事。」
「本相以為,當以威福還主上,以政務還諸司,以用舍刑賞還諸公論。望諸位同僚,同舟共濟,報效朝廷。」
說到這裡,陳初六眉頭一皺。宋綬一開始說了要蕭規曹隨,可後面幾句,可謂截然不同,乃是完全相反。
以政務還諸司?
陳初六偷偷地看了一下在場之人,諸司之中,權柄最重者乃是計相之首,李諮。眼下度支司是馬解林管著,鹽鐵司乃是張茂直,這兩人一個資歷太淺,一個根本不會來爭權多利。
好個李諮,他也想當宰相?陳初六想起了呂夷簡的這句話,也明白了為什麼李諮還能在這裡。
呂夷簡臨走時,將朝中一些上竄下跳的人貶走,卻唯獨沒有動李諮。一來是,李諮勢力不小,想要動他,時間不夠。若是為了斬草除根,等呂夷簡離開相位之後,必遭報復。二來是,這李諮自己也有些自作孽。
當以威福還主上,以政務還諸司,以用舍刑賞還諸公論。這討好了天子,收攏了權力,這第三步,還博得了言台諫院的好感。如此三步棋,真可謂招招命中要害。
那言台諫院歸誰管呢?不就是御史中丞范諷麼。陳初六心裡明白了此事,剛走出來政事堂,身後便有人叫住了他。
回頭一看,一名吏員走了過來,笑道:「陳大人,戶部司李大人請陳大人過去,等下有一場堂議,請陳大人旁聽,出一出辦法。」
「哦?為何要讓本官去?這豈不是又越俎代庖之嫌?」
「現在又加中書門下行走錄事一職,何來越俎代庖之嫌?陳大人在太原府整頓河務,聲名遠揚,所議之事,便於河務有關。」
「原來是這樣,你帶本官前去吧。」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