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大小,在陳初六面前執弟子禮而拜,陳初六趕緊扶了起來。陳初六的心理年齡,倒是比他們大許多歲,故而也不尷尬,道:「李大人教子有方,皆可為千里駒啊!小兒便不成器了,這是陳小虎,小的是陳小易,咦?小易呢?可能有些怕生,躲他娘那裡去了。」
李迪撫掌而笑道:「陳大人年輕力壯,家室又如此之多,還是要多生幾個,十個八個也不在話下嘛!」
陳初六擺了擺手,意思是不要在孩子面前開車了,但他其實也想的。巧兒和雨溪沒有生兒子,這些日子,總有意無意,騙他努力播種,向一雪前恥來著。
李迪笑著搖了搖頭,道:「知應在太原府的所作所為,可是名傳天下,天下第一知府,本官亦是只有羨慕的份。」
陳初六聞言心中只有苦笑,這天下第一知府,的確很亮,可這次回汴京,還不知有什麼事情要等待著他,便嘆了口氣道:「李大人,什麼天下第一知府,也免不了群起攻之,擋不了明槍暗箭。」
李迪對此深有感觸,想當初他身為宰相只是,也是被丁謂陷害被貶,半點辯駁的機會也沒有。但事到如今,仔細一想,先帝這是故意放縱丁謂,且留住了一批人才給當今的天子。
想到這裡,李迪勸慰道:「這官場上的路,你要麼徹底不走了,除此外,不管你願不願意,就會被逼著走下去。前路兇險,若是不一鼓作氣踏過去,這些兇險還是會找到你。更不用說,知應有如此盛名了。」
「李大人,你在京這麼久,對朝中的情況,可有些了解?不妨給小弟說說,這樣小弟去了汴京之後,多少也能避一些麻煩了。」
「京中呂夷簡為首相,獨攬大權,宋綬乃是詞臣出身,手腕比不過呂夷簡,雖為次相,實則只是修史,做些文詞上的事情。陳堯佐為參政,主管天下之河務,故而身兼工部,魯宗道則兼管禮部,御史大夫。」
「自御史台歸了御史中丞范諷之後,魯參政便只管著禮部了,御史之首,只是名義上的了。樞密使張奢,樞密副使有趙稹、楊崇勛,三司使則有戶部司晏殊、度支司李諮、鹽鐵司胡則畫。此外吏部有王隨,審官院則是馬解林。」
李迪為陳初六娓娓道來,朝中有權有勢,能排得上號的人物,都梳理了一遍。這些人裡頭,有些人熟悉,有些不熟悉,聽完之後,只是感慨道:「晏殊原來做到了戶部司使,那現在應天府知府是誰?」
「晏殊之後則是宋綬,沒過多久,宋綬直接調為次相,現在則是一個叫范仲淹的人,此人初授官職低微,但政績了得,這些年屢屢高升,聽說天子十分欣賞。」
「范仲淹……」陳初六笑了起來:「這人的確了得,他的政績,我也有所耳聞。李大人在西京為父母官,政績十分卓越,不久之後定能再度為相!」
「哎,知應這就有些言重了,不如,再多說幾句吧?」
「哈哈哈……」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