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之後,他們發現了清談之弊,恰好從太原府不斷傳來事功的好消息,那些詞臣開始倒向事功,逐步務實起來。
現在這些清流,專指那些嘴炮御史,清流清流,沒用清儘是流。
大宋栓選,在於磨勘、歷紙,磨勘是論資排輩,歷紙才是決定能從地方調任京師的。掌管歷紙的,則是吏部審官院。
吏部右侍郎權審官院,名叫馬解林,官不大,四品罷了,但就算是憲司、帥司這一級官員見了,也得客客氣氣的,每年地方有多少冰敬、炭敬是進了這一個人的腰包。馬解林在審官院,王隨走了進來。
馬解林見了自己的上官,還不敢坐著,起身相迎道:「王少宰,難得啊,這是那一陣祥風將您吹來了。」
王隨擺了擺手道:「馬大人,各地的歷紙送了上來麼?有什麼政績卓異的人?天子親政,有意提拔一批人充實廟堂。」
馬解林在桌上找了找,拿出一張名單,笑著道:「兩廣還未送來,這裡是地方評的卓異,有二十三人。王少宰看一看,誰能提拔到京城來?」
「這次調選京官,朝廷是準備培養一批部堂大員,至少要甲科進士,不論能力以及清望,都要優異才行,還須得是任過上州的正印官,唯有這些人,將來才有上輔天子,下安庶民之才。」王隨接過名單看了起來。
「下官明白了。」
「這些人裡面……」王隨沒有找到陳初六的名字,有些奇怪道:「河東路的歷紙還沒送來吧?馬大人心中有什麼人選?」
「河東路的歷紙送來了,卻沒有選一個卓異。」馬解林淡淡地道:「這歷紙之上,有一人叫范仲淹、宋庠、富弼、包拯、賀枝吟,這些人才堪足用,至少也藩制之才,可以提拔上來看看。」
「賀枝吟?」王隨再看了一眼手上的名單,發現馬解林說的這幾個人,並非全在卓異的名單之上,而這個賀枝吟,應該是馬解林的人,他現在說出這些,是在和自己談條件。
「要是這樣,言台那邊會不會指責我們?」
「少宰,不怕他們指責,宮裡不正想提拔幾個言台的人嗎?只要將那幾個彈鳥御史放在名單上,他們還指責嘛?」馬解林笑著道:「這件事情不怕言台那幾個人嘰嘰歪歪,就怕宮裡不願意。要想宮裡願意,還需提拔一人上來。」
「馬大人,本官這裡也有一人?」
「哦?」王隨止住了馬解林的話,沾了沾茶水,在桌面上寫了一個六字,馬解林見了,也是微微點頭。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