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件事情被陳初六看到了,卻還得多想那麼一步。這件事情若不上報,對地方上的鄉紳有什麼好處?這些人會不會趁機,對整頓河務百般阻撓。
這種事情,吳思農比陳初六清楚。到家裡一問,吳思農也覺得滿是麻煩,拿拐杖敲著石頭道:「但凡有天災時,百姓受苦,那些鄉紳大戶,卻是無憂。不僅無憂,那些鄉紳大戶,還能趁此機會,壓低價格買百姓的土地,甚至人口,大發橫財。」
「若朝廷發現了有災,便會派人下來賑災,那時百姓就得救了,自然也就不會賣田賣地,賣兒賣女脂微求一條活路了。吳某在官場上這麼多年,也未有辦法,真是慚愧,慚愧……」
陳初六長嘆一聲道:「劉沆、高陽他們派人去看了,蝗災已是有了小成,不論往不往上報,都要想辦法阻止。吳先生可有辦法儘量減少百姓的損害?」
吳思農點了點頭:「辦法倒是有,但卻是做不到,讓百姓都能得救。吳某說這些,是望東翁不必過於苛求讓百姓都得救。」
陳初六默然不語,吳思農又緩緩道:「救蝗重在保糧,故而應當迅速召集百姓在田間抓捕蝗蟲,讓各地將蝗蟲多少報上來,官府阻止人力,在嚴重的地方,挖溝燒火焚滅蝗蟲。只要秋糧保住了,那這蝗蟲再多也無所謂了。」
「但以吳某所見,就算上下齊心,保糧也最多三五成。而東翁現在,還不知道要不要公開此事,故而這三五成也保不了。故而就得作壞的打算,若是保糧保不住,就只好保倉。東翁,不知太原府的常平倉可算充沛?」
「這個吳先生不用擔心,各大倉都算滿。本地糧商也多,應當不用擔心糧食。」陳初六又道:「但太原府之外那些州縣的倉,可是虛得很。我最擔心的,則是他們利用此事,阻撓河務。」
「東翁不是下令,不准沿河交換土地?或許他們會借這個鬧事,說東翁這是草菅人命,讓百姓換不到救命的糧食。吳某隻有一個笨辦法,那就是讓惠農商行貸糧出去,防止那些鄉紳大戶,趁機巧取豪奪百姓的田地。」
「惠農商行……」陳初六默念著這四個字,半晌之後,搖頭道:「罷了罷了,有舍才有得。」
「東翁想怎麼辦?」
「上報蝗災,讓朝廷賑災免稅,再召集百姓滅蝗蟲,先保住太原府再說。我親自去和那些大糧商談價,用高出市價一成拿下糧食,再通過惠農商行,用在河工之上。百姓只要參加河工,便能得食餬口。如此,或許還能救一些百姓吧。」
吳思農聞言,手中敲打石頭的拐杖,停在了半空,他知道這麼一來,對百姓是好了,可對陳初六的仕途,肯定是大有影響的。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這麼下去,那些鄉紳怎會善罷甘休?
可吳思農也深知,自己這位東翁是什麼性格,他只好道:「東翁,上次去隆德府,吳某見了幾個老友,也都是咱們幕僚江湖上的好手,此時或許可以用一用了。」
「幕僚也有江湖?」
「那自然是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