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農商行能夠惠及的還是有田地的百姓,那些沒有田地的百姓,嚴格來說,只能算是在田地工作的工人。這批人有純粹的佃戶,也有沒戶口的黑戶。
黑戶不用繳納賦稅,也不用服役,經濟上的優勢顯而易見,只是他們一旦被人欺負,就沒有半點反抗的能力,走到哪裡,都要低人一等。
曾在章津的時候,就有一些黑戶,後來章津售賣甲魚湯,這些黑戶逐漸願意轉白。對於陳初六而言,這批黑戶也要一視同仁。造福他們的辦法,就是挖石炭和創造大量打短工的機會。
急需石炭的時間段,剛好和佃戶、黑戶沒事做的周期相吻合。為了防止有的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保證這石炭產量的可控,陳初六便將這用工期,分成了三個月、兩個月和一個月的三種。
石炭監和人簽用工期,簽了之後,就得每天挖石炭,交換的條件是,簽了的,石炭監提供一頓飯,簽得越長,這石炭的收購價就越高,想要簽兩個月、三個月必須有戶口。還有一種簽一年的,這就和後世的比較接近了。
除了石炭要用人,還有太原府各處的役夫,也得要有人補充。秋收之後,到春耕之前,都是用役夫的高峰期。
陳初六將所謂的破家役免去了,但還有很大一部分的苦役。若是有的人體格弱,服一趟苦役,也能要了半條命。許多人暗地裡冒名頂替,打通關係,花錢買命。
於是陳初六又制定一條惠農舉措,凡不願服苦役的,都可以繳納一定的錢用來給招募役工幫他服役。這樣一來,各取所需,比起強制百姓服役,那叫一個英明。
這幾條為政舉措,得到了底下百姓的讚賞。只不過,這些舉措都是臨時的,只要陳初六一走,下一任就有可能隨心改動。正因為這樣,一旦地方官出現了好官,百姓就會請留,常有十里相送的場面。
陳初六這幾大條,造福了百姓,卻損害了許多胥吏。好在陳初六手中收了大批商稅,石炭監也已經轉入正規,才有錢安撫這些利益受損者。
這一日,陳初六剛從家裡趕到府衙,還沒進書房,便聽得身後有人趕來,原是家裡的人,他道:「少爺,哦,不,別駕,家裡來了一個人,說是河東路轉運司轉運使的幕僚,現任轉運司孔目。」
「幕僚?孔目?」陳初六感到奇怪:「一個小小的孔目,不來府衙拜見我,到我家裡去做什麼?」
「別駕,那個人說是有公事,商討河工的事情。」下人支支吾吾說著,卻說不太清楚。
「吳先生有什麼話嘛?」
「哦,對了!」那人想起什麼:「吳先生說什麼五福臨門,吳先生還說了,要是少爺有時間,還是回去看看。」
「五福臨門,這是打秋風的來了。」
「東翁,這是什麼意思?」
「五福不是福氣的福,是佩服的服,這個孔目應當不止是幕僚,還是人家的親戚,沒出五服,接著漕司的威風,在底下各級州縣四處打秋風,騙吃騙喝。這在官場上,這叫五服臨門。」陳初六摸摸額頭,轉向旁邊吩咐道:「劉沆、高陽,你們先去書房,先替我將公務整理整理,能處置的,你們自行處置好。」
「喏!」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