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朝大官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八百二十三章 陳年舊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不,下官可以斷定,陳初六沒這個膽量。敢問太尊,為何三交口的事情,大家諱莫如深,哪怕明知此事,也斷不敢往外說?」翟治站起來,轉了一圈,接著自己又回答道:「癬芥之疾,可以塗以猛藥,但頭痛之疾,誰敢打開頭顱醫治?此事牽連過廣,就算是朝廷知道了,也不敢深究。但下官敢問太尊,這件事情的具體原由。」

「好吧,事到如今,還有什麼可以瞞著你們的呢?三交口頑疾由來已久……」張秉更是長嘆一聲,頗感辛勞地道:「三十年前,潘將軍駐軍於此,與遼國議和之後,駐軍在此停滯了許久。朝廷軍費日減,而冗員越多,這裡的駐軍,便只好將武器、軍馬賣掉,換錢經商用來供給自己。駐軍撤去之後,這裡的生意卻沒能離開,歷任知府將這三交口,當成撈錢的地方。」

「雖是如此,三交口生意興隆,數十萬成了邊軍交易的重鎮。這裡有巨大的軍倉,裡面的存物,有一半不是太原府的。試想誰要是敢查下去,就是要斷了邊軍的財路。而且這背後,有許多見不得人的交易,比如把大量武器賣給西涼人,這在以前沒多大事,可放到現在,那就成了殺頭的罪名。」

張秉不再諱言,把難處一一說了出來,眾人心裡也逐漸亮堂了,原來這裡面牽扯過廣,是這麼來的。張秉繼續說著,如果將三交口比喻成一個礦山,那開採這個礦山的三個煤老闆分別是太原府、樞密院、邊軍。

原來十幾年,這裡只因邊境平穩,經商很輕鬆,三個煤老闆賺了錢,也沒出問題,所以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近幾年來,西涼人鬧事,邊境不穩了,拉出去的煤,收不回半分錢,剩下的煤還賣不出去。錢全賠進去了,還得有錢過日子。

為了填補這個虧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就出來了。吃空餉、虛報戰功、假報戰損,這些還算平常。有的甚至截殺民間的商隊,甚至殺良冒功。三交口作為交匯之地,自然也藏污納垢,成了很多人不敢給人看的地方。

經過去年一仗,三交口雪上加霜。冬季缺少衣物、薪柴,就是因為三交口根本拿不出來。虧空虧空,三交口軍倉已經虧「空了」。樞密院是大資本,這裡虧了可以撤走就是,只要不查黑料,就出不了問題。

邊軍也還好,曹瑋打了一仗,又擴充了兵權,他們在三交口的虧損,早已經抹平。折家樹大根深,想點辦法也能填補好。和樞密院一樣,只要不查他們填補的虧損的方式,這就出不了問題。

只苦了剩下幾支小邊軍和給邊軍提供糧草軍械的太原府,賠得只剩下褲衩,三交口軍倉,成了空的。還好永利監、大通監兩個地方,能提供一些正稅之外的收入,艱難地在這裡維持。陳初六抄了那麼多倉大使,張秉不心急,因為那官倉的東西,很難挪用。但陳初六一動永利監,哪怕提高一下石炭的價格,他就急成那樣。

倪正祥不能查,因為一查就知道他的死因,是別人阻止他查三交口。三交口不能查,一查那裡有了巨大的虧損,就能查到經商各方的往來。再往下查,就把利益網查出來了,這就是另外兩個煤老闆不願意給人看的東西。

一根大梁,一面承重牆,別說拆了,就是動一動,也得出大亂子。

誰願遭受這動亂之苦?誰想查這件事情,本地官吏要殺他,武勛世家要殺他,權貴要殺他,樞府要殺他,兵丁要殺他,百姓要殺他,弄不好天子也要殺他。凡是待在這間屋子裡的人,這張利益網上的人,可能都想要殺他。

聽完這個,翟治提出他的想法,道:「果然如我所料,但只要有辦法填補掉虧損,不就查不下去了,也就牽扯不出那麼多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