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朝大官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七百七十章 徙木立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法商鞅的徙木立信即可。」

「徙木立信,一千多年前的東西。東翁,你又把百姓想成了愚夫吧?這等把戲,百姓不僅不會買帳,還能一眼看穿。何況東翁不是正印官,想要立信,豈能這麼大動靜,這不是跟正印官打擂台麼。」吳思農回道。

「吳先生,那本官該如何做?」

「呵呵呵……」吳思農笑著,拿食指在茶杯里點了點,在桌上寫下一個信字:「何為信?人言為信,若想立信,莫若用言,東翁手中,有能言之物?」

「汴京時報!」陳初六眼前一亮,隨即又暗淡了些:「朝廷已經下令,嚴禁民間辦報……不過,這倒不怎麼麻煩,改個名字就行了,比如叫號外,叫雜誌。若是能當掌實權的正印官,那就可以用地方官府名義辦報了。」

「九層之台,始於壘土。」吳思農說完,哈哈一笑,便拄著拐杖一深一淺地走開了,陳初六心中的疑慮,也一掃而空。

陳初六來到陽曲縣,按他的這種行進速度,這就叫姍姍來遲,踩點到任。只不過這是被貶,走得慢是情有可原的。陽曲縣與別的縣不同,這裡是太原府的治所所在,而這堂堂太原府治所,又與別的地方不同。這陽曲縣,沒有城牆。

事實上,古時候並不是所有州縣都有城牆。朝廷有時候會推行修城牆,有時候又會推行毀城牆。太原府舊城,就是被人為毀掉的。

陽曲縣分內外,內城則是縣衙、府衙以及周邊的街道。這一部分內城,倒是屋舍儼然,街道整潔,還有兵丁和衙役在街上把手巡邏。

至於外城,從內而外,逐漸變得凌亂。除了四條通往內城的大道,其餘地方的巷子極為狹小,房子也橫七豎八,不成體統。從天上看,曲陽縣是一個沒有蛋殼的雞蛋,內城是蛋黃,外城為蛋清。

走入外城迎面撲來一種夾雜著魚腥、豬下水、排泄物、腐爛的惡臭,這和汴京城中的南城一樣,都是普通甚至窮苦百姓居住的地方。但這一切,都被掩蓋起來了。大官到任或者出行,都有黃土鋪道,米酒灑掃,又有人驅散路上的百姓,帷幔將兩旁的陋巷遮蓋起來。直到內城,帷幔才撤去,又有一名官員在外迎接。

由於有趙雅的存在,禮數之隆重,自不必提。太原府知府張秉,身居樞密直學士、刑部侍郎,乃是正四品的官,出來之後,只迎公主,不迎陳初六。與公主行禮之後,張秉領著人回去,才又有人過來告訴陳初六後面的安排。

這個時候,陳長水也找了過來,說在城外,有一舊官邸。原本是北漢一大臣的住所,後來降於大宋,遇到家道中落,只剩下這宅子與周圍的田地。破敗是有些破敗,但用料考究,架子十分穩當。只要修繕一下,就是一座不錯的大宅。

汴京房價十分高昂,動輒幾千貫,像陳初六家裡那一宅子,若不是靠著趙禎想辦法,憑他陳家財力,也得拉緊褲腰帶準備一年多。不過,貴的貴的離譜,便宜的也是真便宜。出了汴京,一畝地撐破天十貫。買一個于謙於大爺六十畝地那種大宅,也只要一千多貫。

陳長水花錢買下了宅子,將其中還算乾淨舒適兩進房子收拾乾淨。趙雅、王雨溪她們帶著下人,先去了住的地。由於房子不太夠,徐良駿等人只得暫時住在曲陽的客棧。

陳初六收拾一番,領著陳思懷、徐良駿,以及幾個熟悉官場的老練之人,輕裝簡行,來到了太原府府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