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正是要商量嗎?」
……
陳初六看著樞府與三司各抒己見,心中也在細細思考。張奢想要增強軍備,用的辦法是擴軍,人多力量大嘛,擴軍自然是最直接的增強軍備的辦法。
但擴軍一事,弊端極多,這樣增強軍備,無異於飲鴆止渴。數十年數百年之後,宋朝兵員越來越多,然而善戰之師卻沒有一支。
可張奢的目的,卻不是為了這個,而是為了消除軍隊中吃空餉的問題。軍隊吃空餉,眾所皆知的事情,這也不是張奢一任樞密使的錯,是經年累月的弊端。張奢借擴軍的機會,將空餉給除去一部分,補入一些真兵員,這的確能提高軍隊戰鬥力。
三司的人,未必不知道這個,他們反對,可能是還有一套他們自己的方法沒說出來。陳初六冷眼旁觀,只見兩邊的人叉著腰吵了半個時辰。樞密院的人少一些,有沒有陳初六這種一個打十個的王者鎮場,氣勢弱了下去。
魯宗道適時制止了大家無意義的相互指責和推卸,靜了下來,呂夷簡側過身問道:「知應,你可有良策?」
陳初六淡淡地回到:「呵呵,下官才疏學淺,應向諸位大人請教,只帶來了眼睛和耳朵。」
呂夷簡乾笑一聲,又試探性地問道:「陛下差知應前來,難道就沒囑咐交代幾句?」
「沒有。」
陳初六依舊搖頭,呂夷簡嘆了口氣,放眼底下,拈鬚道:「方才三司的人,將擴軍一策說得漏洞百出,莫非你們另有良策?」
「呂參政所言正是!」戶部司一人走了出來:「下官有一點淺見!」
「姑且說來。」
「下官以為,擴軍之事,全然不用。自古有言,兵不在多,而在於精!裁汰舊軍固然可以,可補其子侄入軍,再加以訓練,亦能增強軍備。除此之外,強兵之法,在器、在將!」
魯宗道與呂夷簡聽了,都是點點頭,這個辦法,至少聽起來還不錯,至少現實一些,便詢問道:「在器,在將,這是何意?」
「兩軍交戰,弓弩遠射者得利,刀槍尖銳者得利,車馬便利者得利。故而,可令各地打造精銳兵器,送往邊關,此曰以器強軍!」
「有句俏皮話,叫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若是統兵之將,不知兵事,便是千軍萬馬,與冢中枯骨何異?然當今選將之法,大多蔭補。」
「武臣從橫行以上,每年蔭補一人;自諸司副使以上,每三年蔭補一人,這些蔭補子弟,上不得馬,拉不開弓,試想這等人如何能為帶兵之將?故而下官建議,仿唐舊制,增設武舉,召天下善武之人,統兵為將!」
張奢聽完,早已經鼻孔冒火,攥緊拳頭,重重地錘了一下桌子。三司使張胖子、甘老摳、賀半瞎相視一眼,怡然自得地靠在椅背上。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