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朝大官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六百三十五章 收購書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鄧老頭取來一塊木板,約兩指寬,腳掌長,他道:「這是一塊板,最多刻十二字,最少也得刻七字,小的們力氣不值錢,算上木料、紙張,以百份為例,這麼一塊,得二十文。」

「二十文?」陳初六隨意問道。

「呃……」鄧老頭眼珠轉了轉:「這是給外人的,若是東家來了,還可以壓,十八文也行!」

「十八文呀?」陳初六低著頭思考,鄧老頭見這樣子,頓時慌了,難怪一進來就嘮家常,說好話,原來是要壓價呀!

鄧老頭跪下了:「狀元公,這價實不能再低了,若是再低,小的們便要餓肚子!」

其餘人也皆是跪下求情:「狀元公,您大恩大德大好人,您賞我們一口飯吃吧,您封侯拜相,子孫萬代!」

這些人是純粹的工匠,沒有一畝田,有的連房子都沒有,只能依附著書坊。雖說有一技傍身,但卻仍需要有用武之地,和抱團取暖,方能過活。

但見陳初六眉頭緊鎖,劉沆、高陽也都有些吃驚了,東翁平日如此大手大腳,今日怎麼捨不得了。

鄧老頭咬咬牙,悲痛欲絕道:「狀元公,十六文,不能再少了,若是再少,咱們就真的沒有活路了……」

「呼?怎麼又變成十六文了?」陳初六皺皺眉道:「這豈不是讓我又算一遍,去去去,你這老頭,怎麼還自己降價。」

「狀元公?」鄧老頭與一眾人,摸不著頭腦。

「就二十文吧!每一條印十二個字,但標題則印十七個字,若是注釋則印二十個字,你看如何?」

其實,陳初六剛才在想,二十文十二個字印一百張。一張報紙,怎麼的也得五千字上下,再算上編輯的酬勞,作者的潤筆,中間商賺的差價,那每張報紙的造價,就得一百文往上。

一百文可以買十天口糧,誰來看你這破報紙?

這令陳初六吃驚不已,原來在古代,要想普及知識,還真是困難。放在後代,一份報紙一塊錢,兩塊錢頂多了,也就一個饅頭的價。

但咬咬牙之後,陳初六決定虧本賺吆喝!

一百文一張,才能不虧不賺,陳初六打算賣二十文!他家裡也有紙坊,墨坊,利用這產業鏈的關係,買到好用的紙墨,自己買自己的,錢滾來滾去,還是到自己腰包里,等於說就是用紙坊的材料成本加人工成本了。

折算下來,雖然二十文的一條,但實際上可能只要十五文,那一張報紙的成本便降到了八十文。此外,增加兩個GG欄目,一個商業GG,一個公益一些的,如官府緝捕罪犯、尋人啟事,這都不用愁,仍然可以自產自銷。賣給別人賺GG費,給自己打GG,帶來的利潤比可以抵消成本。

GG對商業的作用有多大,陳初六自然是知道的,特別是在這個有什麼好的產品,還全靠口口相傳的時代。

不說帶來利潤,只說是賣GG位,每個GG位攤在報紙上錢,至少也得十文錢。如此一來,報紙的成本,可以降到五十文以下。當然,陳初六知道,不論如何,這生意肯定是要虧本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