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朝大官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六百三十三章 辦報一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徐良駿不由得驚訝道:「這是先生一頓所食之物?」

「平日就一葷一素,今天起秋風了,貼秋膘,再說你們來了,就多做了幾個菜。」

何健京笑道:「我倒是覺得這些菜品還有些俗了,像先生這等身份的人,哪個不是驢肉鹿肉佐餐?」

「呵呵呵,別說了,吃吃吃,吃完了咱們還有要事相商。」陳初六給倆人一人夾了一個雞腿,有夾了一塊魚,這叫推食食之,在古代十分重的恩遇,倆人感恩戴德地吃了,加上陳家的菜口味獨特好吃,三個人加在一起,把這一桌菜差不多吃完了。

吃完飯,喝杯茶,回到書房之中,陳初六道:「報紙的事情,你們都已經知曉了吧?」

「先生,我等只是一知半曉,仿佛自古以來,好像沒有此物。先生說是邸報,而邸報上面刊載的都是朝廷的大政方針,官員人事變動,官府已經有了,為何我等需要再創?」

「先生又說,還得刊載許多其他的門類,平日裡的邸報,都是刻板或者人工抄寫,一份邸報的價格不菲,若是加上這些,普通百姓如何能讀得起?」

徐良駿、何健京連連發問,陳初六隻得重新廢了一番口舌:「你們記住,這次辦的報紙叫汴京日報,要做到雅俗共賞,權貴、仕林、商賈,特別是要對汴京中的廣大老百姓有所裨益。公道自在人心,中用之道能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其實不在朝堂,而在民心之中。」

「若是一篇文章做到雅俗共賞,實在是太難了,可報紙可以有不同欄目,每個欄目,都有一批讀者。如此一來,整張報紙便有了雅俗共賞,市場也更廣。」

徐良駿略微地點頭道:「那先生準備要做一些什麼欄目?」

「原本打算,每月十刊,到現在看來,刻板有些慢,暫定每月七到八刊。」陳初六在紙上一邊寫,一邊道:「每刊報,載古文時文各一篇,並做注,宜五百字以內,古詩今詞各一首,並賞析。」

「時政一篇,以史例解之。時事一篇,載汴京之中發生的善惡之事,善者褒揚之,惡者批判之,以此起到教化之用。另外國有大事,可以另設特欄。」

「方才所說,乃是士大夫們看的,還要載笑話兩則、白話短文一篇、奇聞一篇,生活妙招一講,釋疑一講,乃至釋門、道門可取之處,皆可載之。」

陳初六將每一個欄目是怎麼回事,細細講給二人聽了,徐良駿、何健京本是年輕人接納新事物的本領要高一些。陳初六又拿來平日作畫的大紙,親自把幾個欄目畫在紙上,道:

「整張報紙,還可以添些許花紋,字也不必一樣,可學王羲之,也可學顏真卿,對了,書法也可以鑑賞嘛~」

「原來這就是報紙……」徐良駿、何健京拿起畫紙左看右看:「那這小小的報紙,便是涵蓋古今,囊括宇宙之物了。一個月八刊,一年便可有一百刊,一百年……」

「若是此報能傳數百年,豈不是能把世上的學問都寫盡?先生,我等才華,恐不能及也!」

「哈哈哈……此報雖好,恐怕世人難以接受,先用半年吧?」陳初六笑著道:「一開始,咱們組織四為詩社中的社員撰文,等名氣大了,自然可以收稿,其中的笑話、故事、妙招,甚至可以向老農請教,如此何愁才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