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就一定是能人,能人就一定是好人嗎?
陳初六此問一出,在場之人無不低頭思考,陳初六趁機道:「古之聖人並非皆是王者,如孔子便困厄於諸侯,再比如王莽,篡逆也。古之王者也並非皆是聖人,秦皇漢武、光武唐宗,便都是王者。」
「由此可知,內聖外王並非底線,而是高標,是人一生之嚮往。況且八目之中,並不一定先求每目圓滿,可漸進亦可並進也,此為中庸之本,亦是中用之所在。」
內聖就是德藝雙馨,外王就是永垂不朽。前面是德,後面是功,清談家以為,人生在世必須先德藝雙馨,才能建功立業,而且建立的功業一定要是永垂不朽的。
但陳初六則以為,沒有評上全國道德模範、沒有拿到十個博士學位,也能建功立業,而且可以永垂不朽。
同時,我輩建立功業,並不一定要求建立永垂不朽的功勳,只要能利國利民,哪怕是隨手撿起一片紙屑,也是可以的。撿起一片紙屑,只要懂得垃圾分類就行,要什麼德藝雙馨?
進而言之,「齊家、治國、平天下」,也不需要德藝雙馨,所以外王不必內聖。內聖只是一個永遠在追求,但卻永遠達不到的標準,那是人道的至高境界,與能否治國平天下無關。
道德與能力不掛鉤。
這簡直是戳了徐嘉志與一眾清流的的底線。
「簡直一派胡言!」徐嘉志沉聲道:「內聖外王乃是本末,本末不可倒置!汝言秦皇漢武能外王者,謬矣!秦皇漢武雖能一統,卻是利慾薰心,霸得天下。三代之先王,心存義理,替天行道,這才是行王道!」
內聖外王,外王是永垂不朽的王道,可秦皇漢武,哪裡是什麼永垂不朽?他們只是把持天下,為自己牟私利而已。
陳初六聽了冷哼一聲:「湯伐夏、武王伐商,難道就不是霸道?難道就沒有為自己牟私利?若是替天行道,何以名天下為『周』乎?然三代之霸道,佐成以王道,是以天下安寧,湯、武王之私利亦得之也。
「可見義利並非水火,王霸亦能同在。王中雜霸,霸本子王,王霸並用,難道就不是王道?徐前輩在經筵之上講笑話,不合適吧?」
陳初六說完,孫奭等人暗暗叫好,以夾雜了霸道的王道,也是王道。秦皇漢武,也是行王者之道。徐嘉志的臉漲紅了,這小子居然用詭辯之法,別以為如此就能將天理說服。
趙禎與其餘侍讀,則是只能看著這二人唇槍舌劍,望洋興嘆了,一個是老牌名士,一個是風頭正盛的名士,不論結果如何,今日能觀此戰,這輩子沒有白活啊!
徐嘉志稍一沉吟,一句接這一句道:「孔子聖人雖未為王道,但其門下五尺之童,也能使五霸感到羞恥。何也?因五霸先詐其力,而後仁義也。夫董公有言,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計其功,爾說秦皇漢武云云,不過貶低了三代君王而已。」
「秦皇漢武專以人慾行,其間有與天理暗合者,是以亦能久長,信斯言也。千五百年之間,天地亦是架漏過時。秦皇漢武殺戮專斷,雖國用仁義,卻不過是假仁義之名,行不仁不義之實!王道霸道豈可相雜,汝之言才是可笑至極!」
徐嘉志一番話下來,朝堂上都是交頭接耳起來,孫奭等人低頭沉思,不由贊道:「此言真乃震爍千古!」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