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朝大官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五百八十六章 詢問火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陳初六笑了笑道:「二三十人吧,你得挑好一些的,得是能戰之人,我拿來不止看家護院,而且還做點別的。」

在臨川的時候,陳初六已經讓趙允迪幫忙找了一些老兵,用來管理陳家的大小產業。但這些老兵,卻是趙允迪帶來的,多少有些用不順手,於是陳初六就得再找一點不同渠道的,放在汴京,以備不時之需。

曹瑋答應下來了,陳初六看了看四周,拉著他到一旁,道:「曹將軍,聽說大宋軍中,有許多不同種類的火器,能發石彈,你可知道?」

曹瑋臉色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警惕,疑惑地問道:「陳老弟,你問這個做什麼?」

「不瞞你說,我覺得只有這個和重弩,能抵禦騎兵。但重弩過於笨重,製作也麻煩,這火器若是能研究透了,將來能替代重弩也說不定呢。怎麼,這個違反什麼道義了嗎?」

曹瑋搖搖頭道:「這件事情有點難,曹某不能夸下這個海口,保證一定能拿出來。看看吧,要是能拿出來,就和老兵一起,送到你府上。若是不行,就欠下這一件事,怎樣?」

陳初六仔細一想,既然他不肯多說,也只能這樣了。剛才在武安殿,太后將之前說好的三千人,又加了一倍,成了六千人。所以說,曹瑋手下有六千人完全聽他節制,這六千人如何訓練,如何打造,兩人又聊了會兒。

武安殿內,太后則和張奢在議事,張奢道:「回太后,微臣向陳直館提起,讓他到樞密院做事,他拒絕了,而且拒絕得十分果斷。」

太后一笑道:「那個小子,本事是有,可他卻什麼都不願做。膽子很大,可又愛惜小命。」

張奢低頭一想,回到:「聖后,陳直館身上的刺太多,心性還需磨鍊,若是調教好了,能為朝廷支柱。」

「磨鍊?怎麼磨鍊?」太后搖頭道:「他的心性,哀家這麼久都沒琢磨透。」

「依臣看來,朝廷得逆著他來,不能事事順著他去。」張奢又問道:「聖后,陳直館可有什麼逆鱗?」

「逆鱗,他有幾個夫人,那就是他的逆鱗。」

張奢眼睛裡閃過一抹狠厲之色:「想要磨鍊他的心性,莫若拔掉這幾個逆鱗了,看他怎麼辦。」

太后立即搖頭道:「不行不行,那小子他什麼都做得出來,順著他來不行,逆著他去也不行,我有辦法用他。」

張奢不再說話,點頭承認了。可他心裡,卻仍舊不平,他能爬到今日這個地位,靠的是拔掉身上一根根的刺。可現如今,陳初六保留身上的刺,還能一步步往上爬。一看到陳初六,就想起了當年拔刺的疼痛,說嫉妒也可以,說憎恨也可以,總之張奢看陳初六,總有不順眼的地方。可這次他畢竟是樞密使,不會輕易表露出來。

一場削弱西涼李家的計劃,在此時展開。這首戰還得靠陳初六,他得去和西涼貢臣談判,讓他們相信八十萬石糧食是真的,並且高興得多答應大宋一些事情。

大宋要一些什麼呢?無非是馬匹、通商……

陳初六出來之後,還得前往昭文館一趟,把本兼各職安排好,等朝廷再發明旨,就去和西涼貢臣談判。

昭文館大學士是王曾,此外昭文館還有幾位直學士、直館,這些人都是兼任侍講、侍讀,輪流為天子講授課程。這課程很雜,並不局限於儒家經典,而是將儒家經典和史書,以及帝王著述結合起來講授。

在稱呼上,昭文館中不論直學士、直館,都可稱作學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