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初六面露不喜,邢學林猶豫了一下,小腿又吃了幾記師爺的筷子捅,他才開口道:「狀元公,這次我來其實是為了……」
「若是公事,那就免談了,陳某怕犯僭越之罪,請邢兄離開。若是私事嘛,倒是可以談一談。」陳初六笑著道,這是正話反說,看看這邢學林的膽子如何,若是有點膽識,又肯為民做事,說明他十分有可用之處,陳初六或許會主動為他升官說點好話。
邢學林猶豫起來,支支吾吾半天,一咬牙一跺腳,走出坐席,在陳初六面前長拜道:「狀元公,今日這事是縣裡的事情,但無論如何,下官都要說,請狀元公聽下官一言。」
陳初六裝作佯怒道:「黑子,送客!」
邢學林拱手速道:「狀元公,下官準備籌建義倉,平時接濟百姓,平抑糧價,同時也以備不時之需,義倉成敗全在狀元公的一句話中!」
陳長水並沒真上前送客,陳初六仍然一副怒氣沖沖的樣子道:「朝廷設有常平倉,也是賑濟百姓,以備不時之需,何故又多出來一個義倉?再說你要設義倉便設義倉,這成敗之舉,為何在本官口中?」
「狀元公有所不知。」邢學林拱手道:「常平倉雖說朝廷善政,但落到地方,卻是『取法乎上得其中』。縣衙要出人出力出錢去維護、儲糧,可常平倉在平常時候根本用不上,這一年年的,加上胥吏偷盜,縣衙在常平倉上要賠幾千貫!」
「哦?那義倉不是這樣?」
「回狀元公的話,義倉不是如此。義倉由地方士紳共同經營,主要的事情是向平民貸糧,用秋收償還。這義倉的糧食,則有士紳、縣衙共同籌資,平民家有餘糧,也可將糧食存入義倉,獲取利息。在平常年份,只要不出問題,義倉完全可以盈利。不用朝廷一分一文,存下比常平倉更多的儲備糧食,還可以用盈利的錢,修橋鋪路、興修水利……這義倉是一舉多得的!」
陳初六聽了邢學林的話,差點拍案叫絕,這個人是個天才啊!這義倉的辦法,不就是後世的農村合作信用社?
官府、士紳、平民一起出資,大家都是老闆,都有監管之權。用士紳來管理義倉,士紳為了盈利,則會想辦法讓義倉盈利,難以出現常平倉那種長年虧損的情況。
官府、平民的加入,也使得士紳不得不壓低自己的利潤,讓這個「利倉」能夠更加名副其實的叫做「義倉」。如果運轉得好,普通百姓也可以存糧獲利,這就是極佳的狀態了。不過,在生產力條件的制約下,這種情況難以出現,只存在理論當中。
但就算是運轉差一些,「義倉」也是一舉三得的好事。官府省錢,士紳賺錢,百姓的生活更加有保障。
難怪說這事得陳初六點頭,因為陳家可是臨川最大的士紳!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