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著那箱子回到家裡,有下人過來,說是收到了口信。物華閣關著的那五十多個人,打了起來。
怎麼打的,不知道,誰打誰,也不知道,只知道場面十分混亂。
打得雖然凶,但大家只是受了一點輕傷。現在將打人的好幾個部分,隔開關押起來了。物華閣的人還說,這些人他們不負責看押了,讓陳初六儘早領走。
陳初六嘆了口氣,這事兒不打緊,他關心不關心都無所謂,但偏偏上心了,眼下有好幾件事情需要弄明白。
一是這些人的來路。他們是被楊議擄來的,還是救來的,這幾家死對頭,怎麼會坐到一艘船上去。二是這些人裡面,有沒有一個能用的人。陳初六希望藉助這幾個人,能引入西方的理論。
華夏的能工巧匠這麼多,大宋經濟又如此繁榮,如果能有理論作為基礎,那麼生產力會進一步得到提升。哪怕提升一丁點,放在整個大宋,所帶來的效果也是不簡單的。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陳初六清楚未來會如何發展,他沒那個本事改變全局,但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
有強敵在北,朝廷的注意力也集中在北方。對於繁榮的海上絲綢之路,關注度並不大。眼下這幾個外邦人,正好是一個契機。
陳初六前世是正兒八經大學生,為什麼不自己把先進理論傳授出來呢?非得去找遠落後華夏的外邦人?因為他要先謀身,再謀位,後謀事。
冬季里種菜,都已經是讓家裡人把自己當成瘋子了。若是說什麼地球是圓的,別人會不會把自己當成妖怪?但外邦人來了,這就多了一層藉口了。
冬季公務閒散,舍人院也很清閒。入宮見了太后,陳初六知道太后對自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放下心來翹班了。他打算先安排好那些外邦人的食宿,再想辦法交流,慢慢抽絲剝繭。
但每天還是得去舍人院看一眼的。
次日,陳初六到舍人院,先命人掃了值房,點暖了炭火。剛坐下沒多久,有一吏員走了進來:「陳大人,王相、張相吩咐小的前來,說今日政事堂與監察御史會揖,著大人您去寫紀要。」
「哦?」陳初六先是驚訝一下,隨即點頭道:「嗯,我稍作準備,即刻便來。」
「陳大人,地方還是老地方,巳時務必到地方準備好。」那吏員囑咐了一句,隨即離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