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賜底下那些人,該流放的流放,該殺的殺。倒是楊家那個管家,由於有立功表現,被免了罪。他還得以保全手下一些財產,溜之大吉,去了別處存活。這應天府內,凡是以前為福作威之人,都已經成了過街老鼠。
買楊賜官的那些人,可倒了血霉。所以買的官,皆是不算數。不止要如此,還要按行賄罪重辦。陳初六提拔的一些人,反而被留了下來。
吳處機與那些舊官員,被朝廷加以禮遇。由罷免,改為了榮休,並賜錢數萬,令其體面回家。應天府難得有這麼多的空位置出來,京中養的那些閒官,一個個急著補過來呢。
陳初六揮了揮衣袖,飄然而去。京東西路很大,得有兩個多月路程。他手中握著楊家拿來的那些銀子,到了哪個窮縣,便捐個二百兩、五百兩的,作為助學。
五百兩銀子,放在楊賜手裡,那是一頓飯錢。可到了這學校裡頭,就能變成一粒粒小米,一張張草紙,一顆顆木炭,讓地方學子能讀幾本好書。貧富懸殊如此,陳初六也算是見怪不怪了。
一路從宋城出發,過單州,到徐州,走沂州,抵淮陽。轉而向北,巡視兗州,再折向西,則是鄆州、濮州、興仁府、廣濟軍。十月中旬,陳初六才回到汴京。
這會兒已經塵埃落定很久了。應天府的鐵證送了過來,楊知信和皇太妃沒有敢繼續抓著陳初六不放,只想息事寧人。
從太后的話語來看,似乎不想再追查下去了。這於雙方,都有好處。楊賜撈的錢,多半給了楊知信,他暴跳如雷,其實也是怕查到自己身上。
楊知信雖然在軍中威望極大,但畢竟沒有實權。萬一皇太后藉機收了他,那就得不償失了。
皇太妃與皇太后素來要好,她更是清晰的認得,自己今日的地位和榮華,都是依靠太后才有的。若是失去太后的信任,她也沒好下場。
太后放過陳初六,也是放過了他們。那楊賜被殺,畢竟是皇太妃的哥哥,她或許心存怨念,但不敢明著來了。
除了太后的態度,朝中文官對陳初六的極力回護,也讓皇太妃和楊知信投鼠忌器。
陳初六可是文豪,動了陳初六,就是和朝中那幫文官作對。別看平日裡有人和陳初六作對,但那是文官內部矛盾。一旦出現外戚、後宮、宦官、武將攻擊文官,這群文人會對動手的人群起而攻之。
陳初六回到家裡之後,也沒去交差,而是陪了幾天趙雅。趙雅現在挺著個大肚子,懷孕近九個月了。人也有些發胖,特別是某個部位,可讓陳初六嫉妒起肚子裡的寶寶了。
整個陳家的工作重心,也在趙雅的肚子上。周氏親自做看護,這個當過兩個兒子的母親,懂得如何照顧一個新手孕婦。陳初六和陳善修這種毛毛糙糙的人,被限制進入趙雅的房間。
兄弟倆沒辦法,只好上街玩去了。陳善修上了私塾,嘴裡時常奔出來幾句子曰詩云。不過他不喜歡讀書,因為一提起讀書,別人就拿他的狀元哥哥說話。做得好是應該的,因為他是狀元弟弟,做得不好,那是天理不容的,因為他是狀元弟弟。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