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得了琉璃鏡之後,叫了好幾個影響力大的婦人到宮中。一面小小的琉璃鏡,讓這群婦人心動不已,回到家裡就吹枕頭風,或者拿出搓衣板。那些大臣,不情不願的,也還是都答應幫忙了。
手中有錢,再加上陳初六的身份,以及八王爺的威望,再加上朝廷諸位大官的支持。朝廷顯得異常的同心協力,地方官不敢再推諉,這事情推行下去倒也順利。當然,陳初六提出的這個模式也很重要。
實際上,後來的朝代也不得不承認,商人在這方面的優勢很強。把運送漕糧的事情交給市場,比朝廷包辦,壓迫百姓承擔,的確要省事很多。省錢,省力,而且還是你情我願,除了一個不好。
那就是心理上過不去。
堂堂士大夫,如此重大的國家大事,竟然要和唯利是圖的商人去合作,真是荒唐!
故而,歷朝歷代對於這個辦法的態度是一會兒好一會兒壞的,但現實很打臉。一旦朝廷決定自己來,便貪腐之風頓生,漕糧一天 比一天少,百姓叫苦不迭。一旦朝廷決定交給商人,事情便解決了。
至於胥吏沒了油水撈,其實並非如此。商人將使給胥吏的例錢,算在了成本裡面。而這些成本不會壓在運糧的人一個人身上,而是攤到了消費者身上,如此一來影響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一個月的忙活,陳初六都瘦了五斤。朝廷撥款的款項,也沒用完,但從高陽、劉沆以及商人們的回信來看,應天府的災情已經是減緩很多了。入秋之後,小雨一下,拯救了大約三成左右的莊稼。
朝廷減免了應天府的稅役,安息養民。陳初六也因為這個,立大功一件。只不過,應天府知府楊賜隱瞞災情之事並未提及。應天府幾位主事官,卻被罷免。
這些日子,陳初六一直憋著自己不去想這個,先要以大局為重,以百姓的安危為重。正所謂為政之難,不罪巨室,要想救百姓於水火,可不能得罪那些人。
剩下的銀子,陳初六先押在了手裡,用來防止應天府再生饑民。其次,陳初六忙前忙後,又是建言獻策,又是以身犯險,又是送寶物的,還沒一分錢報酬了。
除了那黃獅子服。
難得清閒下來,陳初六不願去大內打卡上班,躲在家裡享受著幾女的伺候。盼兒、巧兒兩個人今日捏肩膀捏得十分帶勁:「想當初,盼兒巧兒餓暈在少爺門前的時候,要是有少爺這種好官就好了。」
「要是有這種好官,你們豈不是遇不到你家少爺了?」王雨溪手裡握著算盤笑道:「這賑災之事,本是朝廷的事情,戶部的事情,現在卻讓咱們家拿出寶物來給典押銀兩,讓一抄書匠去安撫,真是有些荒唐。」
陳初六苦笑一聲:「朝廷也是沒辦法嘛,威逼向來不如利誘,再說咱們也不虧,不是還賺了幾千兩銀子嘛?」
「幾千兩?送出去那麼多鏡子,怎麼不值個萬把兩?」
「錢多了不就是個數嘛……」
「什麼數?呵,你看郡主姐姐,肚子那麼大了,指不定哪天生了。大小事情,還得花一大筆錢呢。你這當爹的,難道不給孩子賺個家當?」
陳初六撓撓頭,是哦,好像大宋又要多一個富二代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