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初六出得後宮,看了看太后給補的扣子,想了想又給拔掉了。這要是叫家裡那幾個女人瞧見了,非得被榨乾不可。
拔了這扣子,陳初六意識到了不對勁。今兒個虧大發了,本來是七點上班的,如今卻要提前一個時辰去上朝,這朝參是個破事兒啊。
不過,現如今太后和皇上,只五日一朝,在承明殿上朝,倒是不用如常朝一般天天去。
朝參對於陳初六這等官來說,基本上就是湊人頭的。你也不知道那些大佬在議論什麼,站到一半,肚子餓了,還得硬撐著不倒下。
最大的福利,也就是下朝之後吃一頓飯。白水煮肉,沾鹽巴吃。宋朝還沒辣椒,吃得更是乏味了。
次日便是朝參日,陳初六上朝回來,趕緊去自食堂讓人做了幾個硬菜填肚子。吃飽了,回到自己桌子面前,這又是一大堆的公文。
剛要提筆來寫,外頭高聲喊道:「翰林學士承旨李維、翰林學士晏殊,翰林侍講學士孫奭、知制誥宋綬、度支副使陳堯佐到!」
右文殿內眾修撰、編修聞言,都是站了起來。整理衣冠,排班宿列站好了。但見外頭進來五位學士,右文殿三位直學士陪同著,其中陳初六認得晏殊,其餘也有些眼熟。
晏殊環顧一周,笑道:「諸位辛苦,本官奉馮相之命,前來視察一番修史進度,叨擾諸位了。」
「哪裡哪裡,諸位大人請上值公堂高坐,我等將公文送至案前。」薛學士笑著道:「陳修撰,你將寫好的公文讓晏學士過目吧。」
陳初六答應了一聲,可晏殊卻不願走,他回道:「本官去過許多地方,這還是頭一次進屋未覺燥熱,反而覺得涼爽的。不走了,就在這裡吧。」
修撰們搬椅子搬桌子,給五位大人坐好了。晏殊坐在正當中,陳初六端來了幾本自以為傲的公文。
這幾本難度大,較能體現出陳初六的水平。李維、晏殊先拿過陳初六的公文看,其餘那些學士,則是問一下進度。
修到哪年來了?
到了天禧五年。
那不遠了,乾興年間,皇位交接之時,當注意避諱。
下官明白。
云云。
此時,晏殊和李維也是將手中文章看得津津有味。對於他們這等人來說,艷麗之文章,已經不知看過多少,工整之文章,也早已經看厭了。
但觀陳初六這幾篇文章,由於事情比較冷門,他行文試圖摒棄朝廷所常用的文體,以及艷麗的詞藻,而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特別是言及當今聖上與先帝時,更是靠幾句話寫出了父子之間濃濃的愛意。先帝之仁,當今聖上之孝,令人如沐春風一般。
晏殊與李維忽然想起,陳初六不是陳初六,他還是畢雲濤啊。那可是經學自成一家的人,是寫出《論漕弊》的文章大家!只不過,陳初六這年輕的面孔,他們常常忘記了將這二人聯繫在一起。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