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朝大官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百二十五章 連升七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一眾知州縣令,按捺住自己想跳起來的衝動,連升七級啊,不是連生七胎啊。眾人看著地上的陳守仁,那叫一個嫉妒,你說你有個好兒子就行了吧,居然自己還官運亨通,你家祖墳在哪裡?我們想去挖點土回來……

可這時,太監的話還沒說完,把那一封聖旨高高舉過頭頂,又喊道:「誰是陳初六?」

「學生陳初六跪聽。」

「傳聖上口諭,著陳初六送父進京,入宮覲見,旨到即行,不得有誤!」

「吾皇萬歲!」

傳旨完了,陳守仁帶著大家三磕頭,過去借了聖旨,那太監笑道:「恭喜陳大人,如今是得了一個好差事啊。那籍田令,可是天子親官,比之縣令也不差毫分。陳大人當了籍田令,當用心為陛下耕田才是。」

「多謝侍中教誨,裡邊請。」

太監也不願意別人喊自己太監的,用侍中尊稱。陳守仁把眾人迎進來,把聖旨高高供奉在香台上,又見得幾個衙役,抬了一些東西進來,這是陳守仁的官服。

如今是京官了,有朝服公服常服三套,還分春秋、冬、夏三套。因為陳守仁還是登士郎,因此有兩種官服。再加上其他官員標榜身份的應用之物,足足好幾箱子呢。

這還只是可以帶來的,那些不能帶走的,比如官邸,官仆還有許多。大宋朝廷優待仕人,同時大宋的官員工資待遇是歷史上最好的。總的來說,陳守仁如今是老母雞上樹,搖身變鳳凰了。

登士郎是正九品,一個人剛當官的時候,哪怕當的是縣令,也是這個工資等級,後面再慢慢升。在場官員很多,但論起來,也就知州通判和縣令要比陳守仁高了,當然,還有那太監。

大宋的官員,還有一個特徵,那就是升上去容易,降下來難。哪怕是被貶,也要送一個更高的名頭。如此一來,陳守仁家裡,便足以自稱「官宦」人家了。更讓人驚訝的是,陳初六要進京面聖!

在場之人無不感慨,那知州通判縣令,也就是中舉的時候,遠遠見過皇上一面,多少年引以為傲啊,但現在……呵呵……

一陣恭喜賀喜,寒暄吹捧之後,陳家大辦酒席,把那些衙役,跟隨,都屏退去吃飯。房子裡面,擺了筵席,招待那些大佬們。陳初六作陪,陳守仁為主,周氏等人,自然是退至後舍。

那太監喝了一口小酒,呷了一口鴨肉,讚嘆道:「我在來的路上,便聽見臨川鴨肉鮮美,今日一嘗,果然不錯。」

「侍中多吃點,還有這些也不錯……」

飯桌上嘛,別開口就是正事,說正事之前,得說點閒白兒。不認識?陌生人?沒有共同語言說閒白兒?那就說菜嘛。

太監隨意誇了幾句臨川地面平靜,人傑地靈,父母官持政有方,捧了捧知州等人,知州等人則是侍中累了,辛苦了,為皇上分憂的一些話了。說著說著,話鋒一轉,那太監朝房頂拱拱手,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