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朝大官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廬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唔……」洪青陽不置可否,搖了搖頭,示意大家噤聲,不要亂說,隨後又道:「反正就是這兩三年的事情了,不然也不會急著召我等回去修史。爾等謹記,此話爛熟於心,不可傳語他人之耳。」

「弟子謹記。」陳初六與眾人一併下拜,此時,陳初六心中微微嘆了口氣,這位簽訂檀淵之盟,創造宋遼百年和平,最後一位登泰山封禪的皇帝,也到了天命。要不是他後期糊塗行事,說不定有更高的評價,至少是武宗,而不是真宗了。

「老夫不久之後,便要去修史了,從此以後,老夫的筆,是天子的御筆,不可輕易寫別的東西了。」洪青陽笑了笑,笑聲中帶著一個文士的悲情,隨後道:「故此,老夫作了這麼一本書,名叫《青廬集》,算是我這輩子對道的理解吧。」

眾弟子俯身傾聽,洪青陽又道:「這本書,老夫已經拜託你們小師弟注釋完畢,他的水平,應該是夠的。陳初六,他年紀雖然比你們要小,但學問之深,卻不是你們能比的,你們要向小師弟請教。初六他根基尚弱,又年少氣盛,以後出門在外,多幫襯幫襯他。」

「是……」

「好了,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我便直說了吧。今日起,爾等皆是我洪青陽的關門弟子了!」

這時,眾人才真的歡喜起來,笑道:「弟子拜見師父!」

「行了行了,起來吧。」洪青陽撫須笑道:「我洪某,這輩子才收十七個弟子,你們這五個,還未當官,其餘最小的官,也是五品了。不過,這並非老夫驕傲之處,老夫驕傲的是,那十二個徒弟,都在一方造福百姓,是個好官!」

「弟子等向師兄學習。」

「唔……」洪青陽拿出來了自己的著作,深情地看了一眼,對大家道:「這是老夫的書,你們可以看看。等正式刊印的時候,我在這後面附上你們五個的文章,算作道顯,你們若有得意之作,可拿來。」

洪青陽是做學問的,他的著作,自然是研究學問的。古代的學問,最後都落到文學作品來。前面是講道,可不可行呢?且看後面的文章,都是我弟子的文章。

眾人聽了,更是開心了。洪青陽的著作,附上自己的文章,這可是蹭大佬的熱度啊。紛紛拿出筆墨,把自己一些文章默寫了出來,又加潤色。只不過,陳初六卻不動,這幾個月來,他可沒寫什麼文章,都在鑽研自己的著作了。

洪青陽見了,安慰道:「初六幫我把這本書注釋完,我自會提你的名字的,你暫時沒有稱手文章,就不用交了吧。」

顏子義這時壞笑一聲道:「先生,你說這小師弟才華遠高於我們,據我所知,知應他又長於臨場作文。此時山景秀麗,不如就讓知應作一篇。」

「知應?初六,這是你的表字?」洪青陽頗有興趣問道。

「是啊,前不久才加冠的。」

「知應,初六,知應,哦,是取《易經》里的意思吧。是誰給你取的表字啊?」洪青陽又問道。

「是周學提。」

「原來是他?」洪青陽大笑道:「他可占了老大個便宜,也足見你在他心中的份量。」

「嘿嘿,可不嘛,周學提可是十分看重知應的。」顏子義又使壞了,道:「知應知應,就要善知應變之術,臨場作文,也是應變啊,知應,你可不要壞了周學提的期望。」

眾人一聽,紛紛附和道:「是啊,是啊,讓我們也見識見識小師弟的文采。」

他們這倒不是擠兌陳初六,只是看做自家人之間的打趣罷了,洪青陽也不置可否,看著陳初六,意思是你師兄這主意不孬。

「你們啊……」陳初六搖搖頭,心說,我哪有什麼臨場發揮能力,我擅長的是博聞強識,在百萬書中取一字之差,至於臨場發揮,還得靠抄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