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朝大官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七十九章 真假陳初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一路奔「波」,一行人是來到了德安,也就是後世的九江一帶。潯陽江頭夜送客,也是在這裡。德安是魚米之鄉,鄱陽湖邊的明珠。依靠廬山,白鹿洞書院,可謂是依山傍水,人傑地靈。

德安原來是洪州地界,後來另析出來,乃是江州,如今又因此地有大軍駐紮,所以改稱南康軍。這裡的白鹿洞書院,在太宗朝受到重視,責令地方官員制定教規,招收生志,劃撥田產,又令致仕的學官、進士,博學的鴻儒到此講學。因而學業之盛,他郡無比。

算起來,這白鹿洞書院,乃是中.央直屬高校,承擔過許多重大科研項目。上面撥下來的錢糧,比州學還要多很多,教諭的水平,也是首屈一指。

最要緊的是,這等書院,相當於是「國子監分校」,雖然沒有發解的權力,但卻有入貢的名額。只要學業優秀,便可以在書院直接入貢。和州學裡面一個個挨,一個個等有所不同,也更能讓有志之士儘快入貢。

從臨川到洪州,馬車要走十餘日,從洪州繼續往北走,才到廬山,加起來約莫就是二十天的樣子。如果走水路,會在局部路段快一些,但整體來說,還是慢了。

陳初六一行人在德安停留了幾日,補充了許多糧食布匹衣服,又把銀錠兌換成銅錢,把車修了修,把馬養了養,這才往廬山趕去。

廬山腳下,不愧是文風鼎盛的地方,這裡四處都有或大或小的孔廟,而且都不凋敝,有些香火。似乎這裡的百姓,都把孔聖人當成了觀音菩薩那樣祭拜,求子求財求平安。

一行人走了不遠,瞧見前面又三五個穿著瀾衫的學子。此處官道有許多岔路,陳初六叫陳長水停了車,上前去,問道:「在下見過諸位年兄,幾位年兄是否知道白鹿洞書院在哪裡?」

「哦?你也是去白鹿洞拜山求學的?」一個仕人站了出來,面白無須,長揖道:「在下臨川陳初六,幸會幸會……」

「哈?你是……陳初六?」陳初六頗有些驚訝。

「嗯,是啊。」

「是那個作《愛蓮說》的陳初六?那可真是如雷貫耳啊!」陳初六問道。

「區區陋作,竟然傳到了年兄耳中,慚愧慚愧。」那仕人拱手道,旁邊幾人則是:「哪裡哪裡,陳兄一篇愛蓮說,可是比得上韓昌黎的文章。」

而一旁的真~陳初六則傻了眼,千里迢迢來著白鹿洞,博學鴻儒沒見到,居然見到了自己的低配cosplay版本?瞧那個人,一副猥.瑣的模樣,這不是丟我陳初六的臉嗎?

那人見陳初六吃驚,暗暗心喜,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他擺擺手:「這位年兄貴姓?」

「額,我叫陳知應。」陳初六淡淡回到,並未戳穿,且看他如何繼續裝下去。

「哦?還是家門,幸會幸會。既然是同去白鹿洞書院讀書,不如同去?」

「陳初六」如是說。

「好好好,那便由年兄領頭了。」

那些士子當中,有幾位不去。只剩下「陳初六」和他的一個同伴,陳初六回到馬車這邊,囑咐他們不要戳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