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少廢話,我求你脫了戰袍親親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1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韓王是極其護犢子的性格。

當韓氏的子民,其實也能安居樂業。

「說實話麼,」韓梟笑了笑,手指搭在季清歡腰側摩挲著,「比起我父王,我更支持季老將軍登位。」

公平公正的對比季韓兩家人。

兩個老頭兒站在一起,各自立於虛空背景。

韓王,商賈出身生性多疑敏感,在政務上也是獨斷專行,殺伐果斷。論民心不被天下百姓所認可,論脾性太過暴躁狠厲、陰晴不定。若他掌握大權很可能會驕傲自滿,憑一己喜好行使君王大權,行事過於極端,早晚會被怨聲載道的民聲推翻。

韓氏部將受韓王教化多年,也連帶著殺氣過重,正義感不足。

只要能達到君主的命令就不會在意對與錯。

比如:當初韓王下令由季家軍沖陣。

韓氏部將會揣摩君心,故意遲些援助季家軍,以達到外敵與宿敵共除的目標。

哪怕當時季家軍是他們的同盟戰友。

如此行徑便能看出,日後韓王成了皇帝哪怕有私心做惡事,其部將也不會有人敢規勸他,為虎作倀的局面是必然的。

韓梟不僅看的長遠。

也很了解南部的人心局面。

再說季滄海,誠信忠厚,十幾歲就輔佐皇子與五州政務打交道,這些年南征北戰心繫天下,百姓有口皆碑。雖日常脾性不夠狠厲,但在遇到惡人惡事時,也是絕不手軟的為民除害,是百姓和宗族心中唯一的君主。

季家軍部將跟隨家主,心性是一樣的忠於奉獻、憂民所憂。

可以說,隨便拎一個季家軍放到五州某個縣城裡。

都會是愛民如子的小縣官。

上樑正則下樑不歪。

季家父子行事也是多由幕僚或良將獻計,共同商議之後,先謀再定。

如此就不會出現有決斷專行、君王私利傷於民的時候。

所以在韓梟眼中,綜合評判。

明顯季老爹更有當皇帝的資質和品性。

說白了就是——

他父王有些小家子氣,寬廣胸懷不足。

最好的結局就是當個老王爺,守著一畝三分地蒸蒸日上,全天下百姓的民生大計卻不敢託付於他父王。

因為手裡握著的權利不達頂尖。

這對他父王來說是好的,能安享晚年不受民生禍亂。

韓梟把他的想法娓娓道來:「所以論當皇帝,還是季老將軍更適合,此番老將軍能果斷回到南部迎敵,一舉收復了我的心,我也願意輔佐老將軍。」

季滄海當皇帝,哪怕再不滿韓氏。

也絕不會遷怒韓氏百姓。

「...韓梟。」季清歡覺得韓梟看的好透徹,每一句分析的都合且周全,不偏不倚的站在居中角度說。

季清歡是驚喜的,也自然認同。

他低頭往韓梟額角親了親:「麼,麼麼麼。」

「呵,」韓梟忍不住輕笑,額角被溫潤唇瓣親的痒痒,「聽我誇你爹,這麼高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