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此縣不符合朝廷減免稅負的法令,不白減,等三年後,百姓們日子好過了,每年稍稍加賦加稅,用六年的時間「還」給朝廷。當時新皇初登基,朝中百廢待興,皇帝是馬背上打的天下,哪兒懂什麼治理國家?
看到縣令的奏疏,皇帝一時新鮮,亦被
他的愛民之心打動,硃筆一揮,道:「准奏。」
……
至於成效如何,時間太遠,已無從考究,但的確是明晃晃的「先例」。加上裴璋的堅持,遊走在各方之間,皇帝漸漸被他說服,戶部尚書也欣然同意,只差臨門一腳,皇帝忽然認了個兒子。
陸奉統領戶部,原本要下達的詔令遲遲不發,裴璋詢問,才知道卡在齊王這裡。
裴璋的奏疏寫得漂亮,以至於沒有人在意他的春秋筆法。當初的小縣城,縣令也只敢上疏減三成,分六年「還」清。現在裴璋一開口就是五成,分十年上繳。落雲鎮並不富裕,或許當初的戶部尚書不在意這些「三瓜倆棗」,陸奉的眼裡可揉不得沙子。他還是那句話:
「按規矩來。」
既然律法說可按照先例,那便嚴格遵循。
並非他刻意為難裴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在既定的規則下,所有人各居其位,萬事有矩可循,方能保國安民,社稷安穩有序。
律法不合適,可修、可改,卻萬萬不能因情廢法。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一旦開此先河,四方諸郡有樣學樣,或誇大其詞,或偽造情狀,因一個小鎮,毀了律法的威嚴,在陸奉看來,這是萬分愚蠢。
「兩成、而已?」他嗤笑一聲,黑沉的眸中卻並無笑意。
他道:「裴大人,本王有一事請教。」
「請問裴大人一年的俸祿幾何?其中兩成又是幾何?」
裴璋清雋的眉毛緊皺,回道:「兩者並無可比較之處。」
陸奉道:「那好,本王再問你。每年舉子們進京參加秋闈,按律,各郡縣選出來的舉子不過百人,有一郡人才濟濟,一書生乃文曲星下凡,才堪堪排名一百零一位,敢問裴大人,是否該破格錄取?」
裴璋想也沒想,立刻道:「不拘一格降人才,既是有才學之人,當得殊榮。」
「巧了,這一百零二位,和這位文曲星不相上下,裴大人,還不拘一格麼?」
裴璋忽地沉默。聰明如他,已經明白了陸奉的意思。
後者再破格錄取,後面還有更「可惜」的人才,前兩位都破格了,憑什麼到他這兒就不行了?
規矩一旦破開,便不再有任何約束力,後患無窮盡也。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