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里這才有窸窣的說話聲,腳步移動,聚在一起的人排成長隊。
「對了,還有一個消息,關於廢除李鐵斧和李桂花以及他們三個兒子陵戶身份的決定貼在告示牌上,來龍去脈都有,有興趣的自己看。」陶椿又補上一個事。
排隊的人精神一震,什麼俸祿什麼領鹽通通被他們拋在腦後,老老少少一窩蜂擠到告示牌前。
胡二嫂想到告示牌上領養孩子的告示,她急匆匆地讓鄔常安給她裝鹽,兩瓢鹽倒罐子裡,她拎起來大步逃離聒噪的人群。
「陶陵長?你這是要去哪兒?我還以為你還在你家。」胡二嫂離開鄔家發現陶椿走在她前面,她喊住人。
「我去找你公婆說個事。」陶椿說。
早上這會兒涼快,年嬸子陪老陵長在演武場上走路,老陵長的動作雖說還吃力,但腿腳連貫多了,不像一開始才扶著輪椅走路的時候,像是牽線木偶一樣。
年嬸子聽見說話聲,發現是陶椿跟她兒媳婦過來了,她換一塊兒乾淨的布巾遞給老頭子,讓他自己把臉擦乾淨,坐輪椅上歇一歇。
「你這會兒咋有空過來?」年嬸子問。
「找你跟我叔說個事。」陶椿快走幾步靠近,她平鋪直敘地說:「今年天象不好,山外河南和山東受災,一地大旱一地大澇,朝廷為賑災,銀錢緊缺,我們今年的俸祿欠發。」
年嬸子皺眉「噢」一聲,「那也是沒法子的事,欠發就欠發吧,我們不等這筆俸祿吃飯,留給災民們用。」
「還有一個事,昨兒崔錄事和徐錄事向我索要做粉條的方子,想要獻給朝廷,言明用番薯做的粉條比米麵更得用。我心想也是,番薯易種,產量高,價賤,做成粉條價錢也高不了,百姓多種番薯比稻子麥子更能填飽肚子,此外番薯渣還能餵豬,養頭大肥豬對災後的百姓又是一筆收入。」陶椿一五一十地交代,她瞥著年嬸子和老陵長的神色,接著說:「粉條被崔錄事和徐錄事他們盯上,等同於是被太常寺盯上了,偏偏他們還想分毫不出地拿走方子,絲毫不給我們嘗點甜頭。能為賑災出份力也是件好事,但不能就這麼白白交出方子,所以我打算把方子交給山陵使,由他出面獻給朝廷。他是統管我們陵戶的,他得了好,總得念著我們的情。」
年嬸子皺緊眉頭,她嘆氣問:「方子交出去,會不會影響我們陵里拿粉條換番薯和花生的生意?我們陵里今年可沒種番薯,要是其他陵不來換,我們今年可沒粉條吃。」
「我親自去跟山陵使談,我把方子交給他,讓他在朝堂上得好處,他得保證惠陵十九個陵只有我們陵能做粉條。」陶椿說,「成不成我不敢擔保,但我能擔保今年所有的陵會在我們陵換粉條,我們陵里的陵戶今年不會沒粉條吃。」
如此,年嬸子沒顧慮了。
「……好……細……」輪椅上的老陵長使勁開口憋出兩個字,他揮著右手給陶椿比劃,他贊同陶椿交出做粉條的方子。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