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胡同里的老薑一家[年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不准吃晚飯◎

臉型像姜半,就是少了些稜角,眉眼長得像司文蘭,不笑的時候有些冷漠。

臉上最好看的一定是這雙眼睛。

黑白分明的眼睛亮得仿佛承載了星星,左右轉動眼珠子時靈動無比,一看就知道是個古靈精怪的小姑娘。

姜向北給長相打十二分,多餘兩分來自靈活的五官。

她還是第一次看見有人能做出如此大幅度的喜怒哀樂。

看女兒對鏡子擠眉弄眼半天,司文蘭收斂笑意,輕輕敲了下她的頭:「作業寫了多少?」

「一個字……一個字沒寫。」姜向北結結巴巴地回道。

就問這世界上哪有放寒暑假的孩子會在放假第一天就開始寫作業的。

好吧……姜家就有一個。

司文蘭問完姜向南,老哥點了下頭:「下午在學校就寫了一半。」

才放假第一天,寒假作業竟然就完成了一半……難道這就是白月光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姜向南沖姜向北眨了眨眼。

所以姜向北沒有因為燒柴火垛子的事挨揍,但因為沒寫寒假作業還是被罰不准吃晚飯。

姜半和姜愛國都沒想到留的菜兜兜轉轉還是用上了。

姜向北這會兒是真能感覺到肚子響起的抗議聲,可有司文蘭命令在前,祖孫三人只能對姜向北投來抱歉的眼神。

三間房子裡司文蘭和姜半的臥室最大,隔了半邊出來當做客廳。

十來平米客廳擺放著家裡最值錢的所有家當。

一台幾個月都捨不得打開一回的黑白電視,一台收音機和角落裡的縫紉機。

姜向北坐在硬邦邦的木頭沙發上,邊聽廣播裡播放的新聞邊聽爸媽說事。

廣播裡說粉碎什麼幫取得了階段性勝利,還有汽車廠邀請外國專家指導等等。

收音機眼下是百姓們最快了解國家大事的唯一途徑,全家人都很專心地聽完才開始聊天。

接下來的一些本土新聞都是些東家長西家短。

「我和姜半合計了合計,這回的獎金再添點錢,給爸買一台能帶身上的小收音機。」

姜向北豎起耳朵聽。

姜愛國想都沒想就擺手拒絕:「買啥收音機,有錢還不如換點肉給兩個長身體的娃吃。」

廠子裡發的肉票一個職工一個月就半斤,家裡人口多得湊幾個月才去買一回解饞。

像布票肥皂票一些沒那麼容易消耗的反而會剩下來。

而私底下有小買賣的人家就不一樣了,院裡馮鋼老娘吳婆子平時就是幫人洗衣服賺點錢糧。

姜向北就經常見她用其他票換肥皂票。

需求不同就會出現私底下換票的行為,黑市也因此應運而生。

黑市里不僅可以以票換票,還有些農村悄悄養的家禽拿來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