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玉珠今兒和她抱怨,她娘比她幼時還嬌縱過分,那會兒發現她能做生意看帳本,就慢慢把家里的生意交給她管了,哎,嘴上誇她誇得可好聽了,等楚玉珠發覺不對,孫惠茹已經每日賴床不起,萬事不管喊都喊不起來了。
著實令人討厭。
崔如英聽完哈哈大笑,這五年來玉珠也變了不少,從當初那個小娘子長成能獨當一面的女郎君了。
至於自己,崔如英坐在妝檯照著銅鏡,她把頭上首飾拆了挽了個簡單髮髻,又換了身輕便衣裳。
她覺得自己倒是沒什麼變化,大抵是日日看,所以不覺有不同之處。
非要說,那就是荷包更鼓了,田契地契更厚實了。
這都過去五年,哪怕她沒做別的生意,有酥飴齋和小火爐和烹雞酌酒頂著,每個月就能到手四五百兩銀子,五年下來也有兩萬七千多兩了。
刨除開銷,那還是小錢,依舊還有兩萬七千兩。
這些錢自然是拿來買田置地,她如今在城東有兩間鋪子,城西也有一間,莊子三處宅子兩處,還在江南置了些田。
這些錢若都是五年前賺的大抵還能買更多,不過隨著日子一日一日地過,錢也變得不值錢了,以前三千兩買八十多畝的莊子,現在只能買五十多畝,所以只能買到這些。
不過這些東西與普通人而言,已是大筆財富了。崔如英都覺得,哪怕自己日後不成親,日子照樣好過。但這話她可不敢和許娘子說,說了肯定會挨罵的。
如今生意並不是很好做,五年功夫,足夠別的鋪子做出差不多的東西來了。
酥飴齋前兩年生意是挺好,可日子久了五香齋也能做出好吃的蛋黃酥和蛋黃蓮蓉月餅了,其他鋪子也有,酥飴齋只能賺些小錢。
家里的包子鋪也是如此,醬肉包的餡兒和其他餡兒並非那麼難做,別人做出差不多的,一旦賣的價錢比崔家低,對崔記包子來說日子就不好過了。
儘管有老顧客還來,可賺的錢依舊是少了。
不過李豐收已經琢磨著讓二丫去別處做生意了,路是死的人是活的,還能被路堵死。
但包子鋪的事兒崔如英就不管了,二丫是招贅的,日後分家,大約也是均分。
四郎今年十歲五郎八歲,離成家立業還早呢,六丫那就更小了,也不著急的。
不過這兩年花梨坊的生意不錯,也算起來了,崔如英後來也沒再開別的鋪子,專心經營烹雞酌酒,時間更多花在了出去遊玩上,別提多快活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